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費曼讀書會
市長:orgilvy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人文藝術閱讀出版【費曼讀書會】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物理書籍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物理獎/光纖、CCD 諾貝爾桂冠走進你家
2009/10/08 10:33 瀏覽562|回應0推薦0

orgilvy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物理獎/光纖、CCD 諾貝爾桂冠走進你家
高琨
諾貝爾物理獎華裔得主高錕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圖為一九六○年代時,高錕在英國標準電信實驗室做博士研究。
路透
 
鮑伊
美國學者鮑伊(左)和史密斯(右)因發明電荷耦合元件(CCD)獲諾貝爾物理獎,圖為一九七○年時兩人研究的檔案照。
美聯社

拉到家裡的光纖、人手一台數位相機裡的電荷耦合元件(CCD),這些技術對人類生活改善有莫大的貢獻,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獎的青睞,卻不一定是物理知識上的「劃時代的突破」,諾貝爾物理獎的風向球,似乎悄悄轉變。

高錕提出以玻璃光纖作為光波通訊傳輸介質的構想,利用半導體雷射或發光二極體光源在光纖導管中傳輸訊號;光纖通訊的優點在於體積小、重量輕、易彎曲,鋪設和運輸都很方便;且傳輸量大、材料便宜,損耗小,利於長程通訊。

國科會副主委陳力俊說高錕得諾貝爾獎,「實至名歸」,光纖除了在物理技術上是重大突破,背後還象徵著整個通訊科技產業突破,「沒有光纖,通訊科技業無法蓬勃發展」。

他認為,現在諾貝爾物理獎的頒獎趨勢,不僅看得獎者成就是否在科學上有重大突破,研究發現對於產業、人類生活福祉的影響多寡,可能也是重要參考。兩千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半導體和積體電路,二○○七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發現「巨磁阻」效應,這項發明讓硬碟體積大為縮小,讓輕薄短小的電腦、MP3和iPod等電子產品成為可能。

台大物理系教授石明豐表示,光纖與CCD並不是物理知識上的「重大突破」,兩者的物理知識當時就已經有了,其貢獻在於「解決了技術上的困難」。石明豐認為,近廿年來物理學界沒有像是量子物理、高能物理標準模型那種理論上的進展,有可能是近年多次將物理獎頒給較偏應用面貢獻的原因。

他指出,以往諾貝爾醫學獎、化學獎比較容易頒發給對人類生活有較大影響面的研究,而物理獎比較常頒給純理論上的創見。台大物理系教授孫維新指出,CCD的發明是「天文學偵測器上的革命」,透過這種感光元件,不需要花大錢建造口徑更大的望遠鏡,也能獲得相同清晰的影像,現在有許多漂亮的天文圖片,都是拜CCD所賜。

光纖原理

圖/聯合報提供
聯合電子報 UDN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5180090.shtml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3365&aid=364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