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隨便寫寫
市長:
上網是沒有生產力的事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
|
推薦本城市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udn
/
城市
/
不分類
/
不分類
/
【隨便寫寫】城市
/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
加入會員
)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
(1)
討論區
/
不分版
字體:
小
中
大
兩岸網路產業發展的差異性
瀏覽
288
|回應
0
|
推薦
0
宅男殺手
等級:4
留言
|
加入好友
壯遊之行後回到了台灣,在一位網路產業的資深前輩的安排一下,密集的拜會了台灣網路與IT產業界默默耕耘的諸多企業,而這也讓我回顧這四五年來在中國內地從事網路行業的省思,在不斷的參訪台灣企業之後,我歸納了一些關於兩岸網路IT行業的差異性。
我們可以由兩岸網路發展所面臨的產業成熟度、市場規模、需求性、企業規模來觀察、分析其中的差異性。
在台灣,人口僅有2,300多萬人口,因此在先天的市場之上,規模已經決定了一切,只能有一兩家獨大,而其他網站勢必只能透過流量之外的努力來求生存,否則就必須提升流量的有效度,亦即創造所謂的黃金流量,同時也因為幾十年來一直都致力於科技產業的發展,因此專精、深耕成為了台灣網路產業發展的重要關鍵,其中某些網路企業就喊出「我們賺得錢,是yahoo以及facebook賺不到的!」,而這種專業的深耕,也出現了一種現象,整個企業因為研發導向,因而會在其他方面有所忽略或者不足,比方說:行銷面、業務面,這也是突顯了所謂台灣多數中小企業的資源有限性,而因為這種隔行如隔山的專業主義,產業的分工也就因應而生。
至於中國內地的狀況,則呈現完全不同的發展態勢,因為幅員廣闊,人口眾多,市場之大無邊無際,加上產業的開放、發展時間較短,因此相對的根基上較為薄弱,在這兩者因素的交錯之下,又因為面臨跟時間、競爭對手賽跑的趨勢之下,發展出所謂的圈地策略,先求有再加強,因為投入時間較短,還沒有足夠的累積性,所以產品粗糙一點無所謂,而用戶其實也沒有這方面的認知,這有別於台灣多數中小企業的經營模式。
此外,講究的是大規模的操作手法也是因應大市場的重要策略,先搶先贏的佔地、搶人頭手法大行其道,讓用戶先對其品牌有印象並進一步認同,因此在時間的考量之下,產品的完整度、精密度不是最首位的考量,反而能夠搶先上市成了行銷上的重要指標,因為有產品就能開始市場、行銷的操作,而對於大流量的要求也成為了網站價值的重要指標,因為大家很自然的聯想,流量可以經一定的比率轉換成廣告或者其他收入,在這種發展的趨勢之下,產業內的分工就幾乎不見,反而是出現一個企業自主開發推出包山包海的功能、服務,只要競爭對手推出新的功能,也一定馬上跟進,目的就是逼對手出局,因此造就了許多龐大的企業林立的狀況。
因應這兩者截然不同的市場特性,演變成台灣專精、深耕化的發展,中國內地大規模、大範圍的圈地化發展,可以說在內地有一個新的創意、成立了一個新的網站,那麼只有兩種策略,其一快速的曝光,快速的佔有某種規模以上的市場,其二低調的搶進,利用網民的力量建立認同、品牌,以最低調的方式席捲市場,避免成為大企業的眼中釘,且不管做什麼,只要沒有重要的bug先上線(或上市)再說,因為時間就是市場,先搶到了再來加強,如果不這麼做,那麼很快速將被市場上的大網站所整併掉,也導致大者恆大,Nasdaq上的股價不衰的主因。
而先天市場性不足的台灣,意識到了追求流量的不切實際,轉而力求專業、專精,比方說:提升檢索、搜尋的更高效率、提昇資訊的再利用價值… 等,一個看似簡單的介面,但用戶也會發現越挖越深,甚至深不見底,你所想到的細節、需求,都已經完整的呈現、涵蓋在其中,建立起在特性領域、特定功能的不可替代性,並且開始思考,如何讓一個流量產生出上百個流量的價值(所謂的黃金流量),而更多的是現實的思考,如何在一開始就創造出有效的商業模式,網站、功能、產品上線,馬上就要看到收入產生。
這驗證了一句話,電影侏儸紀公園裡面所說的「生命自會找到出路」,曾經當我們看壞台灣網路科技產業的侷限性,而看好中國內地網路產業的無窮爆發性之時,台灣的網路產業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而這大大的加強了往後面對市場的競爭力。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3294&aid=3637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