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一:中央說皆已發布紅色警戒,但有地方政府說一千毫米的雨量如何撤離,卻不說預報值每小時皆在上升;而小林村正是在一千毫米時滅村。
現象二:大陸捐贈的組合屋送至屏東佳冬,鄉長一度以外傳該組合屋含有甲醛拒絕接受。這究竟是事實或謠言,幾乎掀起兩岸風潮。
現象三:中央健保局宣布災民免繳八到十二月健保費,並可免費重新辦卡;但一周來陸續有災民申請補發,地方單位卻聲稱未接到中央命令,強索二百元工本費。
現象四:災後已近兩周,馬總統南下四處巡災時,對媒體批政府在六龜救災不力數度表示吃驚,並一再詢問:「真的是這樣嗎?」
當內閣正在著手改組之際,上述幾個現象,反映了整個行政體系「下情不能上達」和「上令不能下達」的兩種困頓。這也說明,政府救災不力的問題,根源其實遠比外界想像的還要深遠;除了上層決策指揮遲緩,整個行政體系的指令輸送與執行都無法正常運行,才會產生這麼巨大的落差。
尤耐人尋味的是,這段期間社會上突湧現一股「懷省情結」,認為當年省政府扮演了「上轉下達」的功能,使得中央與地方的聯繫較為有效;更有民代懷念「宋省長」的勤政,主張由他取劉揆而代之,組織救災內閣。這類的懷舊風,乍看似乎有些超現實,但仔細咀嚼,這卻提供了一個反省「政府失靈」的思考線索。
近廿年來,台灣的民主化其實暗藏一個極大的吊詭:表面上,總統直選、全民公投等改革都是在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目標;實際上,所有權力卻是不斷地向中央集中,包括凍省,乃至倡議廢鄉鎮長民選,在在均加強了此一效果。政府的組織精簡和改造當然有其必要,問題是在精簡過程中,有些層級或組織被拿掉了,但它們留下的職務功能卻沒有被其他機關接收;或者有些業務在形式上被安排移轉,卻始終沒有在新機構落實。
簡單地說,中央收走了原來省府的權力,十年來卻沒有把功能和責任一五一十地承擔下來。更有甚者,扁政府時代將藍綠鬥爭帶入行政體系,官員被迫易幟入黨或為選舉站台,不僅將行政機關的中立和專業精神破壞殆盡,更造成官員臨事以色彩及立場為先,以黨派利益的盤算為重。這次水災如此嚴重,鄉鎮、縣市和中央之間仍充滿黨派色彩的隔閡和計較,這如何合作防災及救災?
以大陸組合屋事件為例,在尚未拆封檢驗前即傳出含有甲醛,這樣的風聲,只怕很難說沒有造謠的惡意。要澄清地方的疑慮,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科學檢驗,並說明如何解決,或者退運;但商檢局竟說:這樣鐵皮夾保麗龍的產品不知如何檢測,把疑慮丟回給社會大眾,讓十幾個貨櫃的物資堆在路旁。不難想像,遇到「反中」意識與「健康」問題夾纏,商檢局無論做出什麼解釋,都可能引發政客的一波口水;但連這麼一點小事都無法根據專業意見解決,不正可看出台灣的民主病態?台灣狂亂的政治瘟疫,逼得行政官員採取消極的「不做不錯」以求自保,這樣的政府怎麼可能有效率?
過去幾年,台灣在全球競爭力評比中名次不斷下降,「行政效能不彰」一直是拖垮競爭力的主要因素。扁政府時代,有更多的權力集中在總統及中央政府手上,又用公投、反中、修憲等高度「政治性議題」掩蓋了他在「行政議題」上的失能;如今,政權轉到缺乏政治操作能力的馬英九手中,行政體系被淘空的問題才徹底暴露。但七年之病,如何求三年之艾?
就職四百天,聲望跌到兩成多,對馬總統而言,此刻沒有觀望的餘地,更沒有裝無辜的權利。要重振團隊聲威,他必須跳脫台北菁英圈的格局去求才,方有希望為渙散的行政體系重新注入熱血。當社會大眾對政府作為充滿疑慮,總統天天在災區奔波,卻也要潛心想想大局該如何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