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施琅正名
鄭氏叛將 殘明貳臣 闢土開疆 功在大清
沒有鄭成功,台灣恐怕仍然是荷蘭屬地;沒有施琅,台灣恐怕仍然是殘明故土;甲午戰爭,滿清恐怕沒有割讓台灣的本錢;大陸失守,中華民國恐怕也沒有退居台灣的空間。但是鄭成功被奉為民族英雄而施琅被斥為台奸,為什麼差別這麼大?並不是歷史有什麼詭異,實在是認知的問題。張冠李戴,人云亦云,歷史上荒唐的錯誤屢見不鮮。
施琅是鄭芝龍的部將,鄭成功的好友。鄭芝龍叛明降清,鄭成功焚儒服起兵救國,施琅闔家響應,屢立戰功,其時君臣同心,相得益彰。其後人多口雜,君猜臣疑,及至闔門遭戮,遂憤投清軍,終成鄭軍心腹之患。
崇禎縊死煤山,滿清大兵南下,見風轉舵者臨陣易幟,不忘故國者紛紛起兵。惜在逃諸王各擁資源互不相讓。外有強敵,內有權奸,將驕兵悍,骨肉相殘,雖有忠臣志士,難以挽回頹勢。永歷逃至緬甸,仍然就擒,僅餘台灣一島遙奉正朔,作為復興基地。
鄭芝龍自台灣起家,肆虐沿海,受明招撫,官居方面,仍有少數部屬留居海島。鄭成功裡應外合,驅逐荷蘭人,收復台灣。歷其子鄭經、其孫鄭克塽,繼續經營,保存殘明一脈。其間清廷或剿或撫、或棄或留,未有定策,直至施琅再三主剿,始專意征伐。
清軍水戰非所素習,鄭軍水師揚威海上,然自施琅訓練水師,海上可以平分秋色。而鄭軍將領或為施琅同僚,或為施琅部屬,分化離間有孔可入。因此明鄭僅小挫澎湖,台灣全島不戰而降。再因施琅堅持,台灣自此納入大清版圖,分為一府三縣,隸屬福建。
施琅為福建南安人,非吃台灣米、喝台灣水長大的台灣之子。反清復明雖其初衷,變節投敵為家人報仇,也是情有可原。若僅因其率兵征服台灣,即斥其為吃裡扒外的漢奸,顯然有邏輯上的錯誤。。
綜觀施琅一生,可定位為「鄭氏叛將,殘明貳臣,闢土開疆,功在大清」。至於稱他為民族英雄或台奸,均大可不必。因緣際會非其本心,歷史留名純屬偶然,過毀或過譽對他都不公平。
倒是辜顯榮賣台投敵,符合台奸要件,確為台奸無疑。只是其子孫顯達榮貴,親友佈滿全台,因此少有人為文批判,也只能用「人有幸,有不幸」來解釋了。(9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