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都怕 ""最後一…" .甚麼的
我們總是被 "最後" 兩個字懗到大
到底是甚麼人發明了這兩個字?
又然後讓這兩個字,橫行霸道,如影隨形的,成為我們的夢靨?
你敢說,你沒怕過?
小時候讀書時,誰都怕變成班上的 "最後" 一名…
權威的老師或媽媽,用恐嚇的口氣:我,"最後"一次再問你,你要說實話!.....諸如此類
你,不發抖才怪!
出門搭車,最怕的是趕 "最後" 一班,意思就是,趕不上就有一些麻煩
最恐怖的還是,當上司告訴你:今天,是你上班的”最後”一天…..
又不知道,你有沒被人責備過:你總是在Last Minute 做事,難怪做不好….
我實在想不出,有沒有人用 "最後" 甚麼來讚美人的
也許有,但是它給人的摧毀性,大大大於鼓勵性
為什麼我們要讓它控制了我們的心智?
又為什麼我們要讓這隱形的語言暴力,在它預設的陷阱下,讓我們有絕望的感覺,不由自主….?
說實話,"最後"….帶給我難忘的傷感是,離台前,在飛機上,最後一次,深深的再看一眼自己的土地……,
是母親病重,我匆忙趕著回來,看她最後一眼的時候……
所以,最後的結論:"最後" 是讓人顫抖的兩個字,不能輕易使用。
可以的話,能否仁慈地猶豫一下.....不要脫口而出,對自己或別人,,,,,
雖然,我也不經意的,寫了”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