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短片抽屜
市長:之女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人文藝術藝術天地【短片抽屜】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文摘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不斷跳出「心理舒適區」真的能夠讓人們取得更大的成就嗎?
 瀏覽343|回應0推薦0

之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問:

在很多勵志圖書中都曾看到「心理舒適區」的概念,它是指人們習慣的一些心理模式,是讓人感到熟悉、駕輕就熟時的心理狀態,如果人們的行為超出了這些模式,就會感到不安全、焦慮,甚至恐懼。

這類勵志書籍大多提倡人們要勇於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這些概念可有心理學依據?不斷違拗自己的「心理舒適區」真的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大的成就嗎?

答:

談一點榮格派的咨詢理念吧。

榮格派會特別強調在心理咨詢中「自我實現」的部分,名曰「自性化」(individualization)。

簡單來說就是做你自己。(其實人本主義也這麼說)

乍一眼看上去好像很簡單,聽上去就是「我怎麼高興怎麼來」,特別像是題主提到的「心理舒適區」的概念。

但這句話還有一個背景假設:人並不瞭解自己。

按照羅傑斯的說法,一個人的人格是動態的流動過程,比起房子,更像一條河流:河流的整體形態是穩定的,但河水卻是流動的,河內的狀態也隨環境而變換。如果我們去拓展這句話的含義,我們可以理解為,我們的人格在一定時間內維持恆定的前提下,隨著環境和經歷而變換;我們自己能夠觀察到的,僅僅是人格外見的部分,對於那些真正影響著人格形態與變化的因素,我們通常一無所知。

接著我們定義下「成就」。成就可以簡單分成兩類:一種是對於自己而言的成就,另一種是對於外界而言的成就。兩者可以重合,也可以起激烈的衝突。區分兩者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其實就在不斷的內化社會成就,最典型的,內化父母對自己的期望。比方說最常見到的中年危機,很多時候都是個人期望和外界期望之間的衝突在多年沉積之後爆發的結果。

故心理咨詢更關注個人而言的成就。(面對來訪者的外界成就問題咨詢師通常無能為力,不見得比來訪者高明多少)

所以話題又回到一開始了:如何去瞭解自己。

瞭解自己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要去接受:

我並不完美。我有自己能做的合適的事情和領域,也有不合適的。

不單止能力,我的人格也不完美。這意味著我身上會有很多的缺陷,甚至會有那些我最最討厭的品質。

同時我真正想要的可能和我正在追求的東西和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很不一樣,有可能大部分是共同的,但總會有那些特別小眾特別邊緣的部分。這些願望和渴求有時候會超出我的想像和我內心的準則。

我並不總是成功,正如我不會一直失敗。

我需要學會接納以上4點,並且接受「人格在不停變化和流動,於是我必須為此而努力終生」的事實。

回到「心理舒適區」的話題。可以看到,持續地呆在自己熟悉和舒服的領域其實是某種逃避自我的行為:我們的人格注定有我們不舒服不願正視的部分。然而,這不代表你「跳出」「心理舒適區」就一定能夠成功。比方說一個很內向、習慣獨處的人不停地強迫自己參加各種社交,實際的結果很可能是讓自己非常的疲憊而又沒什麼收穫。如果放在「成為你自己」的框架下,那麼這個人可能需要去探索自己想要變得外向的動機,除了每個人都有的渴望人際關係和他人關懷等社會性需要,可能這裡面還有對自己內向個性的否定和厭惡。他可能需要接受這樣的現實:自己確實不是習慣廣泛與人交際的個性。但這不意味著他不可能有自己的交際圈子,相反,通過他自己的個性,比方說自己的愛好和特長,他能夠建立起自己的交際小圈子,並且擁有外向人格的人可能不容易有的交情深厚的朋友。

從這個意義上,渴望成功、不斷違拗自己「心理舒適區」的人也可以看作是一種逃避自我吧。

-------------小續----------------

這篇討論得到的回應遠超出了我的預估,卻讓我有想要將其刪除的衝動。

寫這篇回答的時候是很猶豫的。儘管心理學對人格的描述傾向於動態和流動,但所有人都知道,人格的變化和調整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心理學關於人格的兩個悖論在於:你要去做你自己,但你永遠不能完全清楚自己是怎樣的;改變人格的起點不在於對過去人格的否定,而在於對其的接納。

這不是一個可以用文字去描述的過程。每當我寫的越多,內心裡覺得它們無用的感受就越強烈。

箇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所謂的心理咨詢工作,也僅僅是在某個人生瞬間,與對方分享了一口各自杯中的苦茶而已。(文/-Y Wong)

文章出處 http://psy.timetw.com/53894.html

自我抑制式沉浸,另一種是自我擴展式沉浸。自我抑制式沉浸的時候,你是在盡力避免不愉快的想法、感覺和體驗。你是在回避,而不是追尋。用自我抑制遮罩,逃避現實。而在自我擴展式沉浸的時候,會產生努力積極的想法、感覺和體驗。雖然,自我擴展也是在忽略現實,但當你自我擴展時,就是在建立自信和自我效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3182&aid=583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