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知兴
勝負的要訣在於我心自巋然不動,讓對方心旌動搖。
多年前我與一個韓國管理學者聊天,他竟然對王陽明的身世和哲學如數家珍。我又羞愧又納悶地找到有關王陽明的書籍來閱讀,一時震撼莫名,驚為天人。衰頹腐敗的明王朝竟有如此彪炳史冊的人物,真是天不滅我中華。
清朝學者馬士瓊對王陽明的評價很有代表性。他贊譽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式的偉大人物:“唐宋以前無論已,明興三百年,名公巨卿間代迭出,或以文德顯,或以武功著,名勒旗常,固不乏人。然而經緯殊途,事功異用,俯仰上下,每多偏而不全之感。求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氣,所雲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唯我文成夫子一人而矣。”
的確,像王陽明這樣全面發展的人,不僅在中國歷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範圍內也不多見。他一方面是哲學家,開創了儒學的重要一支(心學),在整個東亞產生了廣泛影響,為日本的明治維新提供了精神源泉;另一方面,他又是威震天下的一流軍事指揮家,他鎮壓贛南閩西的農民起義,平定正德十四年的寧王朱宸濠的叛亂,晚年鎮壓廣西的少數民族起義,都體現了非常高超的軍事能力。一個鑽研心性之理的文弱書生,能同時建立這樣卓越的功勛,幾乎是一個奇跡。
王陽明的幾次作戰,智信仁勇嚴兼備,堪為軍事指揮藝術的典範,但其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他的極富哲學智慧的心理戰術。王陽明有一句名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他的幾次軍事行動,都很好地運用了心理戰術,通過先破對手“心中賊”來瓦解對手,也就是孫子所說的“上兵伐謀”。鎮壓贛南農民起義時,他的一篇《告諭利頭巢賊》推心置腹,循循善誘,順利地使對手分化為兩派,其中一派前來歸降,為最後的完勝打下了基礎。且看這戰鬥力勝過千軍萬馬的奇文的第一段:
“夫人所共恥者,莫過於身為盜賊之名;人心之所共憤者,莫過於身遭劫掠之苦。今使有人罵爾等為盜,爾必怫然而怒。爾等豈可心惡其名而身蹈其實?又使有人焚爾室廬,劫爾財貨,掠爾妻女,爾必懷恨切骨,寧死必報。爾等以是加人,人其有不怨者乎?”
這里體現了王陽明哲學的核心,人人皆有良知,天理明覺,真誠惻怛,盜賊也不例外。王陽明接著分析造反者們走上這條絕路的原因:“或是為官府所迫,或為大戶所侵,一時錯起念頭,誤入其中”,然後言辭懇切地體恤他們做盜賊的難處:“擔驚受怕,出則畏管避仇,入則防誅懼剿,潛行遁跡,憂苦終身,卒之身滅家破,妻子戮辱,亦有何好?”最後恩威並用,表示只要歸降,既往不咎,若一意孤行,不要怪我不仁:“嗚呼!民吾同胞,爾等皆吾赤子,吾終不能撫恤爾等而至於殺爾,痛哉,痛哉,興言至此,不覺淚下。”如此宏文,難怪連盜賊讀了都要動心。
王陽明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是他一生軍功的頂點,在軍事上如此完美無缺,以至於功高駭世,給他帶來了一些政治上的麻煩,這是後話,這里我們還是來看王陽明攻心的奇謀。朱宸濠在南昌起兵時,王陽明首先利用反間計,散布假情報,迷惑、 離間對手,使得朱宸濠猶疑不決,沒有立即出兵,給各地爭取了準備時間。等朱宸濠終於出鄱陽,下九江,直趨安慶,窺伺留都南京時,王陽明抓住朱宸濠後方空虛之機,率領士卒直取南昌。待朱宸濠倉促回援時,王陽明驅兵痛擊朱宸濠於鄱陽湖樵舍。王陽明戰前讓人用竹木準備了免死牌,上書一行小字:“宸濠叛逆,罪不容誅;協從人等,有手持此板,棄暗投明者,既往不咎。”關鍵時刻,王陽明下令連夜將幾十萬塊免死牌扔入鄱陽湖中。第二天天亮,叛軍人手一塊免死牌,軍心大嘩。宸濠見大勢已去,只有哀嘆:“好個王守仁,以我家事,何勞費心如此!”
王陽明的攻心戰略和良知說值得一些把員工當賊防的企業管理者們深思。連盜賊都有良知,何況員工乎。這里老板們首先要破的,恐怕是他們自己心中的賊。標準的管理教科書上討論人性假設,所謂X理論Y理論、人際關系學派等等,也強調要把人當人看。你把員工當好逸惡勞的小人對待,他們就會像小人一樣地工作;你把員工當知恥思進的君子看待,他們就會像君子一樣地工作。這種主觀心理預期自我實現的機制是社會學家、 心理學家們發現已久的一個非常有解釋力的現象。
心理學上所謂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在一個著名的實驗里,心理學家到小學里根據孩子們放書包的鐵櫃子的編號隨機選出一些孩子,列出名單,告訴老師這些是經過他們的專業檢測後認定為才智出眾的孩子。一段時間後,那一批孩子果真脫穎而出,成為才智出眾的孩子。原因很簡單:因為老師們在日常交往中處處把那些孩子當作才智出眾的學生來對待,他們為了不負期待,更加專心,更加努力,於是就真成了才智出眾的學生。這個心理預期自動實現的機制在生活、工作中其實無處不在。您把我當賊防,我要不偷點什麽,好像都對不住您。您要是把我當個人看呢,肝腦塗地,鐵血以報。這個道理好像不需要博士、教授來講,販夫走卒都懂,可是要在企業管理、商業交往中恰到好處地使用這些原則,卻絕非易事。
暫用王陽明的話來結束這一小文:“用兵何術?但學問純篤,養得此心不動,乃術爾。凡人智能相去不甚遠,勝負之決,不待卜諸臨城,只在此心動與不動之間。”勝負的要訣在於我心自巋然不動,讓對方心旌動搖。而巋然不動,管理者心中沒有對人生和人性一些形而上的理解和信心是不容易做到的。知行合一的曠世大儒王陽明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還有很多,這次淺嘗輒止,下次有機會我們還會回來。
來源: 經理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