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新竹市培英國中第一屆校友會
市長:培英網站服務組  副市長: 呂欽文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學校社團社團【新竹市培英國中第一屆校友會】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心情隨筆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生態不易維繫
2011/09/28 08:29 瀏覽1,437|回應1推薦2

cpc542351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呂欽文
袁正明

    2011531望見那隻艶麗惹人注目的中形金蛛,想到自己平素偶爾只照照風景及花卉,是否該換些主題來照?是否應該還有其他美麗的蛛類?於是,我從屋前走到屋後,在屋後的牆檐下,就看到不少眼點金蛛(當時不知牠的名字),柚子樹枝間也張著一張大網,是隻帶黃線斑點的人面蜘蛛(這種蛛我自小即知,只是没想到牠也有許多種類),這下我才知道蜘蛛也和蝴蝶一樣也是美麗且種類數量很多。於是我開始用簡便的數位相機,拍照居家附近方圓約5公里內的蜘蛛,利用晨昏健走及假日,口袋放著相機,隨機尋找目標拍照。

    我只在人能走的地方,尋找兩側的草叢、花、樹葉、枝或地上來拍照,無路可走或水邊都未去過,故而我所能看到的小動物,應是百不及一;且由於我不用工具來捉,很多小動物動作快,等拿起相機對焦時,牠已溜走了;故看得到的,也有三成左右没拍到,拍到也有二成是影像模糊,無法存檔。因要找蜘蛛來拍,當然也會看到蝶類、蛾頪、蛇、蛙、各樣昆虫,也就順便拍照下來。其實我居處的樹林鳥類也很多,藍雀、五色鳥、樹雀、綠繡眼、畫眉等都很常見,但我的輕便的口袋相機無能拍到牠們,賞鳥有專用的相機,且價格不貲,非我能耐。

    4個月下來,截至922止,相機累積的拍照次數已接近4000次,有效的相片大約近1000張,其中不同形體的蜘蛛約百隻,昆虫類約300多,餘為花類、爬虫類、蛙類等等,收獲豐盈,很多都是不知名的科屬,經過比對嗄嗄蜘蛛及昆虫圖鑑,大約有百分之七十左右找到了名字,剩餘的未比對出的仍繼續比對下去。至今還在整理分類中,部份已貼上布洛格的相簿裏。

    其實也感謝嗄嗄網站,讓我很輕易地進入網站比對我拍的昆虫,這又讓我更有興趣地繼續去拍照,有陌生的虫子或類屬,立即到這個網站去比對,否則拍了一大堆的相片,最後都不知道這些蜘蛛、虫子的名稱,久了自然就會失去興緻而放棄了,這個網站對我這個門外漢來說,助益匪淺,實在感謝。

    雖然這裏的生態還很多樣、豐富,但我仍很担心終有一天會消失殆盡。通霄、銅鑼、三義交界的低海拔原生林,最近處距西部海岸不到約15公里,南北縱長約有三、四十公里,東西宽約有十五公里。在台灣西部應該是僅存的一塊珍貴的、高度不足300公尺低海拔森林地,有蹄的獸類是没了,但鳥類、昆虫、節肢動物、蛙類、爬虫類等等還可維持一定的低海拔山區的完整生態體系。這裏目前仍有蒼鷹飛翱盤旋空中的雄姿,藍雀擺弄著黑白相間的長長尾巴穿梭樹林的驚艶,畫眉鳥會在清晨從山澗林木中,傳來悠揚清脆的鳴囀;你可能很難想到在台灣西部人口稠集的地方,還可以悠閑地欣賞到牠們。然而,令人婉借的是:這珍貴的一大片林相也逐步走向崩解。

    中二高在通霄楓樹里設了交流道後,從楓樹里往西已看不到多少林木;往東到烏眉里烏眉坑的山林,樹林也已不斷地減少。在三鄉鎮交界處也不時在砍伐樹木,因為種植洋姑、香姑或其他姑類所需的砧木及木屑,大都是由這的原生木來供應。申請伐木都會通過核準,但伐木的範圍往往都超過申請範圍,而偷伐也是常有的事。

    128線過烏眉坑到銅鑼台13線外環道,這條路原有二排楓樹行道木,形成林蔭大道,兩側山巒林蔭蒼鬱。往昔開車沿128線從銅鑼到通霄道是種享受,陽光滲過楓樹葉的綘隙,微風搖晃下,金光閃爍,讓人不覺得在車內而是置身在仙境。然而現在兩旁的楓木己所剩無幾,兩側山林也越來越稀疏,還有人大興土木地在蓋木屋別墅,大做廣告出售,我想不用幾年,要看到林鬱深蔭的景象,唯有從陳舊的記憶去尋找了。

    自銅鑼科園及客家委員會在九湖台地落案後,沿著西湖溪西眺,一大片樹林砍伐殆盡,山巒童禿,黃薼飄揚,遠望宛如一隻華麗的公雞,被扒光了毛躺在那兒一般。九湖往南到了九華山佛家聖地,舊的佛堂遷去三義了,又來了一批新的佛,在此大興土木,又讓原本不很茂盛的林相,再稀鬆了不少。現在這裏又要開闢中山高速公路銅鑼交流道,高巍的水泥大橋横跨過西湖溪,直達銅鑼科學園區,可以猜想一旦完工通車後,榮景呈現,相對地原有的山貌林相也將隨之蒙薼。

    過銅鑼長潭坑再往南就是三義鄉的大坑了,這大條大路彎蜓在山谷間可通達苑裡、通霄。自政府鼓勵觀光產業,在政府輔助金下,道路拓宽,處處大興土木,民宿、咖啡屋比隣而起,為當地帶來不少經濟利益,當然倒下去的一定是樹林了,所以這裏的林相也退縮的很快。三義最南端是火炎山,大概只剩這裏還一片茂林,因為這裏被列為保護區,有巡山員管理,伐林的情形比較少見,維續的狀況還算良好。

    我居處的山林,土地產權大都屬農林股份有限公司,對一個經商的公司來說,當然要開發經營謀取商業利益,而銅鑼高速公路交流道、外環道、科園區、客委會大厦等帶來的便利與繁榮,對山林的開發形成更有利的局面,當然,相對地山林生態的哀歌也要開始奏起。

    張曉風大師控訴中研院生技園區的開發,讓那裏的濕地生態得到眾人重視,是值得讓人歡欣鼓舞;而我藉藉無名的凡人,面對山林,這有如秋蛩悲吟的哀嘆,又能啟什作用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3078&aid=4719573
 回應文章
不惑?
2011/11/03 21:25 推薦1


呂欽文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但哥

一直想回應老古的這篇文章,但不知如何下筆,所以一直擱著。

昨天,我的三星牌手機失靈了,觸控螢幕怎麼敲打都沒反應。回家第一件事就找我的上一支手機motorola v361,是要掀蓋子的那種。還好自己知道放在那裡,連充電器也都在,很快就找到。那一種感覺很特別:好像為省了一筆換機費而高興,又好像不離不棄的好朋友重逢的那種欣喜;但,我後來明白,其時是一種「物盡其用」的暢快與踏實感覺。

老婆在旁邊帶著憐憫的口氣說,換一支i-phone !看我沒反應,又說:「我要換i-phone4了,這支給你用」。我還是沒接受。今天一天我用motorola 接了不少電話,格外高興。

「賈柏斯」成了近日的話題。老婆在天下遠見出版社正是這本書的負責人。她為銷量將突破30萬本而雀躍,但在家裡卻受了我不少冷嘲熱諷:「我不喜歡這個傢伙,有事沒事搞個新機型,連舊的都還沒用熟就要叫人買新的」;同樣的,世界上我最恨的就是比爾蓋茲,好不容易換裝了win7,現在又來了win8。資本主義國家,一邊喊生態節能,一邊積極產銷新的東西,製造的垃圾再花一大筆能量消化,美其名為再生。

人類需要進步,需要創新;但要進步到拿裡去?不創新,沒有新的產品,股票就會崩盤,金融危機就會在眼前。是人類追求進步的錯?還是資本主義的必然歸宿?

每次經過老古講的那段中二高,三義銅鑼、通霄大甲,110公里高速翻過一個又一個山頭,舒暢痛快。老古那種滄海桑田式的慨嘆,沒走下高速公路不會感受得到。但是,至少,我知道,第一次看到從埔里接南投的6號高速公路硬生生的從台灣最美的丘陵峽谷穿越而出,一根根的柱子插得滿坑滿谷都是,好婉惜。這應該就是老古的那種感覺吧。

埔里需要建設,埔里民眾有行的權利,都市人不要帶著鄉愁的眼光看鄉下!!!!

高速公路不管是1/2/3/4/6/8/10那一條,都帶給人們便捷。沒有高鐵,我也沒辦法台中的會4個小時來回趕回家吃飯。

進步,該不該有休止符,我沒有答案,也沒期望誰能給我答案。

孔老夫子說四十而不惑,如果他活在這個年代,看他還會不會這樣說;否則,我過了50卻越來越惑,難道是智能不足?

常常想起學校念過的論語,格物致知!外面有大惑,但從小事務的探索,反而給人踏實的感覺,重新體悟天地人的關係。老古看花看蝴蝶,我認為是找到了正途。

我在台北沒太多花鳥可看,但我常抓起我家的可憐的西施(),與他眼對眼,想了解他到底想些什麼,也算是一種格物致知吧。

 



本文於 2011/11/04 20:12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3078&aid=473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