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新竹市培英國中第一屆校友會
市長:培英網站服務組  副市長: 呂欽文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學校社團社團【新竹市培英國中第一屆校友會】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培英小學堂/經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天經地義卻稀有的台灣競爭力
 瀏覽1,092|回應3推薦2

朱家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蒐藏有夢
袁正明

全球金融海嘯鋪天蓋地,歐美市場重挫,台灣出口導向經濟受重創,國人不免懷疑未來的出口市場在哪裡,台灣過去的競爭力未來還管用嗎?未來的國際市場可能會有結構性的改變,過去那一套可能不行了,但我們有能力練出一套新把戲嗎?

一九九六年為了經貿外交,組團訪問好幾個中美洲國家,各國莫不使勁吸引台商投資,老實說,政治不穩定,政府執行力鬆散,人力素質與勤奮均不足,吸引力有限,然而到了有拉丁美洲「小瑞士」之稱的哥斯達黎加,突然眼睛為之一亮。這個國家相當美麗整潔,官員水準明顯高於前幾個國家,尤其向我們簡報的投資官員,年輕務實,留美,頗有說服力,讓人耳目一新,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最強調兩項優勢:一是政治民主、穩定,二是人力素質高。哥國百年來都是以民主方式和平移轉政權,九年國教正好達一百週年,識字率九三%,這在長年經歷游擊戰亂的中美洲是個特例,加上這個國家的美麗觀光資源,鄰近美國,乍看一切條件均遠優於台灣。但這反而讓我納悶不解,因此提出了此趟中美洲行唯一認真的問題:「我們台灣從來也是對外資誇耀政治穩定與人力素質,造就台灣奇蹟,哥國的民主與穩定,以及九年國教均遠比台灣悠久,為什麼台灣年國民所得一萬三千美元,而哥國才三千美元?」我實在無意為難那位頗讓我欣賞的優秀官員,但他霎時瞠目結舌,支吾老半天才道出政府執行力不足,以及人民經濟活動受限過多。我恍然頓悟,形式上的政治自由民主,跟經濟上的自由其實是兩回事,未必相干。台灣雖然有數十年的戒嚴,卻有充分的經濟自由,許多類似哥斯達黎加的國家,民主形式勝過台灣,經濟自由卻嚴重不足。

我們一般都認為,台灣跟我們最熟習的美國一樣,台灣人勤奮打拼、勇於創業冒險,台灣企業憑自身能力競爭壯大,有如呼吸一般地自然,是天經地義的事(Take it for granted!)!然而,因投資考察或經貿外交需要,二十年來,遍訪東南亞與中國大陸台商及當地產業,也走訪有邦交或沒邦交各大洲的先進或落後國家,政府訪談,產業訪察,貼近觀察近五十個不同發展程度國家的政經體制運作後,我卻發現,除了一些OECD國家外,我們台灣認為天經地義的事,其實非常的稀有,一點都不天經地義,我們是身在其中而不自知。

我們最在乎的競爭對手是韓國,乍看之下,它的企業冒險犯難、蓬勃發展,遠勝於台灣,但一九九八年的東亞金融風暴擊垮它看似壯大卻羸弱的財閥經濟。風暴時,我曾組團專程赴韓國考察,撰寫評估報告提交國安單位,我在報告中提到:「韓國數十年的畸形財閥經濟,負債比率超過八成的財閥不是憑自己本事壯大發展,發生風暴是遲早的事,泰國引發的金融危機只是導火線罷了。韓國政府創造出來的畸形競爭力,可以讓台灣的競爭產業吃足苦頭,但不可怕,因為那不是真的競爭力,韓國如果在風暴後真正改革,那產生的競爭力才可怕。」

雖然台灣政府過去十年在經濟上的開放腳步停滯,但過去數十年天經地義的企業發展環境已然成熟,儘管受到政府牽絆,依然天經地義的利用大陸發展壯大,不論是從台灣壯大的聯發科、宏達電,還是從大陸凱歸的鴻海、旺旺、頂新,不斷有新興大企業加入活力十足的台灣企業群體。看看一九九八年幾乎破產的韓國,雖然當年歷經IMF的強迫改革,很多財閥不見了,但今天壓得新力喘不過氣、逼得台灣DRAM產業瀕臨破產的三星集團,就佔了韓國全國出口的五分之一。想想看,如果台灣有個集團像三星這樣,佔了台灣出口的五分之一,會是什麼樣的景象,台灣社會能接受嗎?台灣真的需要嗎?三星的競爭力真正可怕嗎?

台灣過去的競爭力,著重在製造、在代工、在出口,具有變形蟲般的應變能力,這次的變形必須要超越製造代工,在出口之餘同時創造更多的內需,只要政府能持續引導台灣企業天經地義的發展,相信會創造出新的競爭力,克服新的危機,再次向全世界展現我們「天經地義卻稀有的台灣競爭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3078&aid=3551543
 回應文章
註記
推薦0


呂欽文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讀家一的文章,應下一點註腳:

家一畢業於清大化工系,曾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任職於工業局,參與許多計畫的擬定,因而也有機會隨同中央部會考察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後轉任江丙坤先生的機要,對兩岸及東南亞各國經濟形勢更有第一線的接觸心得.

家一文中所提觀點絕對具有專業水平,若非將江丙坤先升轉任海基會,家一恐怕已是中央部會重要成員之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3078&aid=3562937
「天經地義」衍生涵義
推薦0


朱家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很想寫一些比較感性文章,但這輩子寫硬文章寫多了,變得不夠感性了,或許需要醞釀久一點。原來覺得不適合貼這麼硬的題目給同學看,既然還有人看,就姑且再衍生解釋一下「天經地義」的內涵。
文中的案例「哥斯達黎加」前兩年結束跟我們六十多年的邦交,雖然百年來的政權都是民主輪替,乍看很民主,實質上只是少數西班牙殖民時代留傳的政治家族在換班而已,國家所有重要經濟活動與管道,都操控在政府及少數家族手裡(近年或許有所改變,但幅度應不會太大)。早期台灣人拿個裝樣品皮箱,就可以全世界跑透透,做國際貿易,這種事難以在哥國發生。像王永慶、施振榮、蔡萬霖等等眾多由小企業,憑自己實力與競爭力(台灣絕大多數要靠國際競爭力)成長為大企業的案例,則根本沒有,因為當地的社經環境根本不容分享資源。
其實不僅是哥國,東南亞國家、印度、其他拉丁美洲國家亦然,即使韓國與新加坡跟台灣也有很大的差異。韓國在文中已有提到,新加坡也是政府及媒體經常吹捧的對象,大家也都很熟習這個國家,確實有其長處,但我們何曾見過像樣的新加坡民營企業?幾乎想不出來一個,頂頂有名的新加坡航空、裕廊工業區公司、淡馬錫投資公司、特許半導體,都是直接或間接由政府持股並控制的。
所以,台灣的競爭力是實實在在的,絕大部份是靠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而來的。這看似天經地義,實則非常稀有。
另一篇舊文章「打破明星產業的迷思」,原則上沒有時效問題,我再看看有無可修改之處,再來獻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3078&aid=3562655
那些天經地義的事?
推薦0


袁正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想我可以給一些最近三年,發生在所謂金磚四國(BRIC)之一,印度的具體例子:由於我過去每日直接和印度分公司負責軟體發展的同事聯繫才發覺,他住的公寓,竟然沒有電話。不是他一個領導二三十工程師的科技新貴裝不起電話,而是由於申請電話等個一年半載是常事,乾脆不申請,改用公司手機,和公司拆帳就是了(註:國際公司申請電話是 直通車,辦事由上往下)。另外,在美國工作,也是印度籍的一位同事,公司代辦申請綠卡,由於最高學歷是在印度唸的學位,他回印度結婚順便申請文憑證書,沒想到結婚容易,簡單一個成績單及大學畢業證書,經過九個承辦人,花了兩星期才辦好,不是承辦人刁難,而是在不同辦公室找負責承辦人花的時間。雖然印度工程師 能力確實很優秀,但如家一文章中所說:這種(…執行力不足競爭力真正可怕嗎)?我們以為天經地義的事,在別的國家,卻需花費相當精力才能完成,他們的中小企業想要成長茁壯,幾乎不可能。而一個沒有中小企業家的環境,必然缺乏創新研發的動力,根本無法與台灣競爭!

至於那些是應該發展,有台灣競爭力的產業,我是外行。不過家一曾經有篇(打破明星產業的迷思),希望能在同學會網站發表,讓同學們都有參與了解的機會,尤其是曾經或現在是企業主的同學,也能分享他們的經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3078&aid=356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