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陽明山藝術種子
市長:Vincent Van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人文藝術藝術天地【陽明山藝術種子】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生活報報》零工經濟是解藥還是毒藥?(楊哲銘)
 瀏覽107|回應0推薦0

Vincent V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蘋果日報
2019/09/01
零工經濟是解藥還是毒藥?(楊哲銘)
中國大陸近日停發來台自由行簽證,觀光旅遊業首當其衝,專攻陸客來台的旅行社爆實施無薪假甚至裁員的消息,如果你是這些旅行社的員工,放無薪假該怎麼辦呢?開Uber?做直銷?還是開個人工作室?
最近勞動部拍板基本工資連續4年調升,明年起月薪調漲為2萬3800元、時薪增加到158元,月薪調幅3.03%、時薪調幅達5.33%。時薪業者常見於連鎖業者,如速食業、手搖飲、餐飲業以及便利超商等,光台灣麥當勞旗下2萬名勞工,其中9成就是計時人員。根據報導時薪調整後,15至24歲的年輕人獲益最大,以每天上班8小時、每月上班22天試算,每月約有2萬7808元薪資,比基本月薪多4008元,打工還比正職賺,讓台灣時薪就業人口愈來愈多,去年升至81.4萬人,創歷年新高。
你適合打零工嗎?打零工不見得就是領時薪,也可能是按件計酬,時薪就業人口領的也不見得就是基本薪資,可能是符合市場水準更高的時薪,但共同的特點就是非全職受僱,其中一部分屬於自營工作的專業人士。

生活工作界線模糊
《哈佛商業評論》2018年有一篇文章,分析如何在零工經濟(gig economy)中生龍活虎。原文gig這個字常用於音樂界,比如說吉他手通常是自營工作者,協助一個歌星的一次錄音,只持續一段時間,就是一個gig,接下來再接下一個案子,也可能有許多專案同時在進行。隨著經濟型態的改變,現在不是全職受僱的工作者越來越多,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零工經濟變成一個新常態,根據該篇論文估計,北美跟西歐的零工經濟工作者已經達1.5億人。
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是Gianpiero Petriglieri,在歐洲著名管理學院INSEAD教授組織行為學,原本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他透過訪談,提出要成功的打零工或靠接案專案為生,自己必須打造四個連結(connection):場域(place)、常規(routines)、目的(purpose)、人群(people)。
一般全職工作者幾乎一定有辦公室或是工作地點,打零工的人必須自己定義工作場域,到了哪些地方或是情境,就是在工作不是在放假或休閒。公司或工廠都會有常規來要求員工,打零工的人也許就是不喜歡受老闆的規矩約束,但是要成功的靠零工生活,卻必須建立自己的工作常規。正職工作通常有一定的目的,打零工的人需要建立自己職涯發展的目的,並且盡量只接跟這個目的相關的零工或是專案。打零工的人沒有固定的同事,必須建立專業的支持系統或是家人、友人的支持系統,扭轉生活和工作界線模糊帶來的寂寞感。
恐成職涯發展毒藥
在網絡時代零工經濟蓬勃發展,老闆不喜歡請全職員工,許多新世代的工作者也不喜歡被全職工作綁住。就個人而言,發展第二、第三專長,可以接專案、打零工,創造額外收入,甚至在無薪假時期幫忙度過寒冬,但是你適不適合靠零工經濟過一輩子,心理素質的建設,就非常重要了。如果不適合走零工經濟,全職打零工可能會變成個人職涯發展的毒藥,而不是解藥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960&aid=603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