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陽明山藝術種子
市長:
Vincent Van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
|
推薦本城市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udn
/
城市
/
人文藝術
/
藝術天地
/
【陽明山藝術種子】城市
/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
加入會員
)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
(0)
討論區
/
不分版
字體:
小
中
大
《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1911~2011)精彩100》政治偏安能有百年和平?
瀏覽
144
|回應
0
|
推薦
0
Vincent Van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名家-政治偏安能有百年和平?
2011-01-13 旺報 【張亞中、謝大寧】
在這個系列討論的最後,我們想來談談,如果政治偏安就是馬總統論述的另一個主軸,則它將是否可以導致元旦文告所期望的「百年和平」嗎?
偏安論述四點內容
我們所認為馬英九總統的偏安論述的大致內容包含下列幾點:第一,中華民國的法統雖然不變,但已經排除了大陸人民參與中華民國的權利。第二,中華民國的所有政策只在經營台灣。雖然在「修辭」上也提到了台灣對民主價值的實踐等等,可以提供大陸政權以及所有中國人參考,但這不再是中華民國對中國未來仍存在著責任的表述方式,也就是說中華民國對中國大陸已經不再有憲法與政治上的義務。第三,中華民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只追求與大陸在維持現狀前提下的百年和平。第四,對中華民國與大陸「遙遠的」終局關係不作表述,這當然可以解釋為持「可統可獨」的開放立場。
如果這樣的解讀無誤的話,則從短期的兩岸政治關係而言,它基本上對大陸是「無害」的。這樣的立場表面上並不違背「九二共識」,也與九二共識之所以仍具效力背後的中華民國法律定位之論述也不衝突,也就是大陸仍可視台灣沒有完全放棄一中原則,因而仍可以依照現狀進行兩岸的各項交流活動。
對大陸而言,這樣的立場畢竟比民進黨根本不承認中華民國的法統來得強一點,所以為了維持大陸和平崛起的勢頭,大陸大概不會公開挑戰這個立場,以致釀成衝突。
仍將引起對岸疑慮
可是這樣的立場大概不可能不引起大陸的疑慮。如果說中華民國的法統只剩下為「法理圖騰」,大陸當然不會不知道它所代表的意義。特別是當統一仍是大陸對兩岸終局解決的唯一政策時,一個抱持著「分離意識」,與大陸只存在著「異己關係」的台灣,無論它叫台獨、獨台或是偏安,其意義其實已無多大差別。北京與華府每次談到台灣時,都要行禮如儀地逼著美國人說反對台獨、一中一台與兩個中國,即為明證。原因很好理解,因為任何形式的分離主義,都將會是兩岸間的一顆不定時炸彈,在不知道甚麼情況或社會基礎下可能會不經意的爆發。
換言之,偏安論述或可能換得兩岸一時的相對和平穩定與持續交流,但是也為兩岸政治關係的正常化設置了一道很難突破的障礙。
就台灣的內政而言,這樣的論述或可在藍綠之間逐漸建立共識,也就是說假如民進黨向獨台的方向靠攏,或者明白採取中華民國第二共和的立場時,藍綠雙方的立場便將高度重疊。可是這種台灣共識的形成之日,幾乎也就意味了兩岸共識的可能性完全崩毀之時。若是如此的話,則將置台灣的安全於何地?
共同參與大陸發展
兩岸關係固然錯綜複雜,但也有其單純的脈絡。處於相對弱勢狀況下的台灣,暴虎馮河固然不足取,畏葸苟安也不應該,在這兩者之間,卻也有相對進取之道,中華民國的法統不只是退可守的工具而已。
依憑著這個法統,只要我們仍願意以台灣的建設經驗為基礎,並承擔共同參與經營中國大陸發展的義務與權利,我們就有理由在和平的方式下採取更積極進取的政策,然而為何不擇善途,卻偏偏要選擇偏安呢?
多少歷史教訓已經告訴我們偏安的後果。南北朝時期,南北的文化水準誰比較高?最後的結果誰滅了誰呢?南宋時期又是如何呢?鄭成功兵敗南京,從此轉進台灣,其實也不免有偏安的意圖,它最後的結局又是甚麼呢?王夫之說「王業之不可偏安,羯胡之不可縱佚,忘自強之術,而益召其侮,偷寡弱之安,而日蹙其亡,百世之大防也」,但不知這話馬政府聽不聽得進去?
偏安難成和平基礎
或許有人會認為,昔日偏安所以失敗,是因為當時沒有複雜的國際因素。今日只要得到美日或西方強權的默許,台灣偏安又符合西方戰略利益,未必不可行。我們認為,如果深刻了解國際關係本質與中國歷史,這樣的思維確定會為兩岸關係未來的和平發展帶來變數,偏安很難成為百年和平的基礎的!
馬英九總統在辛亥百年元旦為中華民國做出「文化中華、政治偏安」的定位,歷史也同樣地會為馬英九做出歷史定位。格局決定結局,做為民族、國民一份子、舊屬、諍友,期望馬總統能夠再思國家與自己的歷史定位。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960&aid=441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