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提琴學習人數成倍數成長,除了廉價小提琴在國際市場引起矚目,大陸小提琴家在國際大賽的舞台也頻頻奏捷。在義大利熱納亞舉辦的帕格尼尼大賽,是大陸小提琴家最光彩的舞台,大陸一共出現了四位帕格尼尼大賽的首獎得主,包括一九八七年的呂思清、一九九四年的黃濱、二○○二年的黃蒙拉以及二○○六年的寧峰。
這「三王一后」彷彿成為大陸小提琴教育的成功指標,北京國家大劇院兩年前的開幕音樂會,邀集四位得主同台展技,而七月底這四位得主將再次聚首,地點則選在台北新舞台,他們與長榮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也將開設幾場大師班。
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創立於一九五四年,主要表彰熱納亞之子、有鬼才之稱的小提琴家暨作曲家帕格尼尼。他的作品的特點就是集聚了小提琴演奏的高難度技巧,而大陸著重技巧的「童子功」教育,正符合這項大賽所要求的「神力」。然而,擅於炫技的小提琴家往往被視為缺少音樂性,這樣的刻版印象曾使得呂思清在得獎後的演出生涯中,一度婉拒演出帕格尼尼的曲目,深怕被視為一位只會炫技的小提琴家。
呂思清得獎時才十八歲,如今則是大陸中生代小提琴家的代表人物。他十一歲便受英國小提琴大師曼紐因的提拔,進入曼紐因音樂學院學習,三年後因故回國,之後拿下帕格尼尼大賽冠軍,在他之前,比賽已經連續三年冠軍從缺。另一位得主黃濱,得獎時廿三歲,她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畢業後,赴美國琶琵第音樂學院學習。
黃蒙拉得獎時廿二歲,是上海音樂學院名師、《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首演者俞麗拿的學生。他在四人中最具傳奇色彩,他獲獎之前不僅未赴國外進修,曾經還是上海音樂學院附小的最差生,以最後一名被錄取入學。
寧峰則是在廿五歲時得獎,他十七歲赴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學習,與呂思清一樣曾受曼紐因的賞識,在拿下帕格尼尼大賽之前,曾獲比利時伊莉莎白皇后大賽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