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陽明山藝術種子
市長:Vincent Van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人文藝術藝術天地【陽明山藝術種子】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20狀元書法墨跡香港大學展出
 瀏覽1,372|回應0推薦0

Vincent V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圖:「雙魁堂」主人王展南攝於清代唯一一位蒙古人狀元崇綺的墨跡前

       古代莘莘學子,要高中狀元,除了飽讀詩書外,還要寫得一手好字,若字體潦草不工整,即使有才氣,也與科舉無緣。「雙魁堂」主人王展南,十多年來專門收集清代翰苑中人的書跡,其中二十位狀元的書法,現於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中展出。

書法是科舉基本功

王展南介紹說,清代考取進士,其中一個主要條件,是要寫得一手整齊而合格式的楷書,形成一種獨特的書法藝術,被稱為「館閣體」。他說:「這種字體講求烏、方、光(即墨色烏黑、字呈方塊狀、墨色潤澤光亮)。考生需寫得字體工整規矩,才能吸引考官閱讀其文章,否則其字體寫得不中格式,或潦草難辨,考官沒興趣看下去,索性扔在一旁,所以書法是讀書人的基本功,寫得好字比寫得好文章更重要。」又因中國人相信字如其人,字體寫得規規矩矩,中中正正,也反映其人不會離經叛道,是當官的條件之一。

雖然「館閣體」的缺點是較為刻板,沒有變化,欠缺個性和個人風格,不過,有不少著名的進士才俊,可以在整齊之中,衍化出一種肅穆之氣,至清代中後期,翰苑中人在寫「館閣體」的基礎上,滲進前朝大家的筆法神韻,加上歷朝書法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面目。王展南表示,隨著金石文字的出土,令到清代中後期的進士如康有為、夏壽田、張海若等,吸收金石書法神韻,在字體上作出更多變化。他認為:「館閣體不應只被視為『干祿手法』,只是為考取功名的手法而已,而是一種堂皇肅穆,秀麗端莊的書法藝術,寫來一絲不苟,筆筆到位。」

武狀元書法最難求

展覽的狀元墨跡中,可見在工整之中,亦各顯個性。其中,如咸豐年間著名的狀元翁同龢,他的字體以顏真卿為體,而自成一格,顯露出堂皇大氣。翁同龢是「清流派」代表人物,中國近代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如中法戰爭、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等,無不與他有關。而乾隆時期狀元梁國治的字體,則中正平和。

每收集得一件墨寶,王展南便會翻查歷史檔案和文獻,了解書法家其人和其生平,漸漸地對清代進士的事跡也有相當的了解。如光緒年間狀元張謇,可說是近代史中國輕工業的開山祖,他棄仕途,興辦實業,創辦紗廠、輪船公司、榨油廠、酒廠、機器廠等,又開辦農業學校、紡織學校、醫藥學校等,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開拓者。

舞文弄墨是文狀元所擅長,因而展品中一對對聯武狀元丁錦堂的書法作品,顯得猶為難得。王展南說,他至今只見過兩件武狀元書法真跡,他收藏的這件是其中一件。

此外,還有一件是唯一一個蒙古人考中狀元的作品,同治年間,崇綺打破了「旗不點元」的慣例,成為唯一一個在漢文殿試中奪魁的蒙古人。

王展南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收集文人翰墨,曾出版《進士書法集》,收錄了一百一十六個進士書法作品。清代進士一萬多人,文狀元共一百一十四個,他至今共收集了三十個狀元的書法作品。他表示,收集之初這類書法價錢較廉宜,十多年間,其價值已翻幾十或幾百倍,對他而言,既高興也不高興,高興是手中的藏品價值提升,但不高興是遇到想買的作品,卻買不下。他亦沒打算要賣出珍藏,每一件藏品,他都十分珍視,每星期他都會把它們翻來欣賞,一翻就是一整天了。

是次「鼎甲翰墨──清二十狀元書法展」,即日起至七月十日在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舉行。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960&aid=348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