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全民監督
市長:uskmt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全民監督】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僑民有話說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九合一檢討與建議
2014/12/14 00:39 瀏覽572|回應1推薦0

uskm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九合一檢討與建議                                                                                周克忠 12/12/2014

A. 檢討

中國國民黨在此次九合一選舉中慘敗,不僅是在台灣選舉史上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敗,造成許多支持者徬徨、憂慮及不知所措,且對未來藍營執政投下巨大陰影。就事論事,敗選就是敗選,所以必須正視現實,誠實面對,勇於檢討,不需要為失敗找理由,但必須為成功找方法,期望這次選舉國民黨必須痛定思痛,重新出發,浴火重生。

1. 社會現狀反映

- 大環境執政成績不佳嚴重衝擊到藍營整體選情,大環境經濟不佳造成選民投票傾向轉變,一般民眾對於國民黨觀感不佳,政黨認同度低

- 洪仲秋案, 油電雙漲,食安等重大問題政府處理失當.待疊積的民怨,需要宣洩報復

- 對國民黨施政的信任度及對馬總統的施政滿意度民調偏低,在重大施政如停建核四,兩岸服貿協議遭綠營的杯葛下寸歩難行,造成施政無能及政策跳票,造成給人相當負面的印象.

- 這兩年台灣社會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很多都以新世代為主力,包括大埔拆遷事件、洪仲丘事件、“太陽花學運”等,在不斷積蓄社會怨氣,但馬英九及相關“部會”並沒有給予很好的回應,也沒有有效疏導這些負面情緒。從這個角度講,這一次選舉,是選民給予國民黨“報復性的一投”。這樣的情勢,馬英九及國民黨未來的黨主席都必須正視,要研究如何去疏導這種怨氣,如何把怨氣變為改革動力。

- 過去傳統意義上藍營“鐵杆”、正藍選民,他們或許沒有那麼“鐵杆”了。以前即便國民黨做不好,在選舉最后關頭,“危機號”一響,他們也會“含淚”、“含恨”去投票。但這一次完全不是這樣了,藍營直接不投了,這些人選擇放棄,這就等於給了民進黨選贏的機會。

- 馬英九有一個很根深蒂固的想法,事實証明也是錯的——想要做“全民總統”,為此他寧願得罪藍營選民,也要推動一系列所謂公平的改革。可事實証明,這種想法推動下的政策,導致藍營支持者反彈,而綠營支持者根本也都“無感”。比如軍公教退休慰問金取消,軍公教族群過去一向被認定為國民黨支持者,但這一次選舉結果証明,他們被馬英九“傷”了,和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慰問金都沒有了,他們就會選擇“教訓”國民黨。

- 優勢地區投票率不高,未展現優勢﹔而中南部投票率高於北部,沒有發揮對藍營投票率的正向作用

- 多數選民認定兩岸間可以政經分離,可以一邊挺台獨一邊享受兩岸交流紅利

- 雖說政治的本質就是鬥爭但是台灣政治鬥爭卻是太超過。尤其在民粹和媒體的鼓躁下理性盡失,個個瘋狂。每一個政黨都在掛羊頭賣狗肉,假借民主之名行鬥爭之實。爭權奪利無可厚非,但置百姓生死不顧才是可怕。藍綠都以無與倫比的代價在製造一場浩劫。

- 在一群頑民,刁官,奸商,還有無恥的政客面前動輒得咎。不做也罵,要做也罵,往東走也罵,往南走也罵。怎麼做都可以罵。看看核四,看看國光石化,看看油電雙漲,美牛事件,塑化劑事件,年金改革。除了年改,油電雙漲這些都是當年陳水扁當政,蔡英文做副行政院長,蘇貞昌做行政院長推動的大案。現在都成為罪大惡極的虐政。核四也是陳水扁廢了又重起。核四公投也是原先民進黨主張現在又反悔。

- 今年選舉環境確實對國民黨不利:年初的太陽花學運、不久前的香港佔中運動,尤其是最近爆發的頂新魏家食品安全風暴,國民黨候選人都須承受后果。

- 兩岸和平與交流曾被認為是馬英九政府的政績,不過現在這張牌已經失去了它往日的光環,原因是很多選民感到這個紅利被少數人政客財閥所掠奪。

-

2. 侯選人的問題

- 侯選人條件較弱,如缺乏個人影響力卻帶有權貴標標簽易被對方陣營炒作的連勝文,歷練尚不足以擔當台北市巿長, 相對剝奪感及反商、反權貴發酵,使中間選民對國民黨的候選人普遍產生反感

- 台灣官二代及富二代無法得到選民普遍認同,權貴及政治世家成為負面的代名詞,

- 皇民說及混蛋說等失言激發出台灣的族群意識及引發民間普遍反感

- 媒體名嘴及網路環境營造對藍營侯選人十分不利及不友善的局面。一明一暗難以預防

- 台北市作為首都具有其他直轄市、縣市不能相比的標杆意義。台北市的選情是全台之焦點, 台北市長選情強烈影響到全省其他縣市選情甚至會牽動其他直轄市、縣市的選情。

- 南部侯選人培養不夠,實力與綠營相差太大

- 候選人的調性及整體表現並沒有獲得在地多數民眾所喜愛

-

3. 政黨輔選策略

- 國民黨善長的大兵團作戰,動員成效有限,難以發揮

- 網路媒體上作用不佳,青年戰力沒有充分動員及發揮

- 台灣藍綠版塊及網路和公民團體族群的興起,改變了選舉的型態及方式,藍營選民亦產生量變和質變,更重要的是,兩岸因素及FTA等兩岸經貿議題顯然沒有喚起選民的危機意識﹔而台商對於台灣政治的影響性也值得重新思考,對於藍營來說,面對大環境及媒體輿論極為不利的情況,敗選是必然的,但敗的程度卻引發出許多新的問題。

- 藍營各執政縣市既有政績牌並沒有有效發揮及發酵,諸如台中市桃園市台北市新北市等都有非常多的建設成績但都沒有成為選民投票的關鍵因素, 兩岸關係並沒有成為選舉發酵的重要議題

- 沒有讓選民感受到選舉後果與未來的影響性,使選民缺乏長遠性的思考

- 藍營已呈現分裂的跡象,宋楚瑜等人重砲抨擊國民黨造成藍營內訌

- 派系力量式微,許多政治要角都是「叫好不叫座,沒有選票的實質影響力」

- 藍營內部發生倒戈,馬政府的用人哲學產生副作用

- 選舉模式並沒有跟上現代社會的變化,政黨對於素人政治缺乏有效的因應, 深耕基層地方有待努力

- 候選人做太久讓選民失去新鮮感

- 選舉文宣仍不夠通俗化與貼近庶民語言,影響選民投票意願不足

- 網路經營不夠缺乏附和者及熱誠者的參與,國民黨對於新媒體的運作與熟悉度不足

- 年輕族群對國民黨欠缺認同感,民進黨經營青年活動得到肯定

- 國民黨缺乏與公民團體互動的模式﹔台灣社會整體反商反富與階級對立意識衝擊到藍營選情

- 大企業力挺非旦沒有帶來正面效果,反而引發負面觀感

-

4. 領導群的作法

- 服貿協議沖關未果,韓國佔了先機,錯失重要的戰略性抉擇良機-

- 習馬會告吹,姿態拉的太高,態度不夠圓融,導致民衆失望

- 與王金平的官司訴頌

- 馬總統支持佔中的態度

- 馬總統想當全民總統

- 施政不夠照深藍鐡桿隊伍,18%取消.馬英九是一個想要改革的黨主席,也是一個很想要做事的“總統”。但是,馬英九多次錯判社會情勢,也缺乏足夠的溝通能力,很多重要政策立意很好,卻讓社會大眾感覺很突兀,完全沒有必要鋪墊就推出來。更糟糕的是,遇到反彈后,馬英九力推的政策往往立刻轉彎,導致多項改革荒腔走板。

- 馬英九個人遭到台灣社會的普遍非議、馬政府整體形象不佳,反馬嚴重衝擊地方選情

- 執政一團糟(國際經濟不景氣,執政不力),黨內窩裡鬥(馬王之爭),組織煥散化(黨內革除弊端缺乏可行),策略僵硬化(面對變化的選民結構國民黨反應遲緩僵化)

5. 如何策勵未來

- 提高中央政府服務品質

- 立即修改教科書不妥之內容

- 提供青年助學,購屋,就業,娛樂,擇偶等方面的服務,貸款等

- 提供青年服務社,救國團,校園黨部,社會服務及活動等

- 各地提名人選及提名方式有待商榷,初選制度是否應排綠

-

6. 重拾人民信心

- 沒有為台灣找到發展出路,老百姓看不到未來前景,也看不出改變現狀能力,才想換人做做看

- 加強宣導

- 改進民調表現

- 太陽花後的台灣主體意識及台獨想法已深植於年輕人心中,造成挺台灣就是挺綠的風潮現象,應加以訂正兩岸紅利完全沒有發揮作用,兩岸任何協議都沒有展現出正面的功效

- 國民黨的政黨認同迅速降低

- 兩岸當局對於台灣現況並沒有創造好的條件與機會

- 每一個遊行抗議都可看到綠營政客搧風點火幸災樂禍的影子。為了弄垮國民黨不惜弄垮整個台灣。以全民福祉為賭注,豪賭一場。國民黨政府是束手無措是無能。

- 這次九合一選舉是中間選民起了關鍵作用,他們對政府的措施不滿意。國民黨和民進黨在台灣各有一定的支持度,但是現在老百姓應該是已經厭倦了這種色彩,中間選民最后是選人不選黨,看人還是很重要,大家都希望不論誰做,都是為了老百姓、為了下一代、為了台灣的未來在做。

B. 建議:

1. 此次九合一大選藍營殘敗,而綠營一向絕對不會支持國民黨的,不管藍營施政多好,但可惜的是連過去的藍色區域,這次也在台北市選情帶動影響下,也遭遇慘敗收場,藍色基本盤也下決心要教訓下國民黨了,如此國民黨豈能不失敗,應記取此次選戰教訓,避免以後舊事重演.

2. 黨主席馬英九已在12月2日的辭職聲明中說:國民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他應當為此承擔責任。加上目前行政院院長江宜樺 也已承檐行政責任辭職下台,到此應已達停損點,致於外界還有執意要求馬總統辭職下台的或緑營及親綠營人士,要嚴詞拒絕,沒有任何商量餘地.

3. 拿出不一樣的改革,以挽回選民的心, 國民黨中央、馬英九必須拿出全新、不一樣的改革,才有可能挽回選民的心。而其中的關鍵,是國民黨必須改變老舊選民結構、藍綠族群對立的思維,對新世代及社會新需求有全面深刻的認識和部署。

4. 國民黨必須加強論述與改革方案,這些要很清楚的給民眾耳目一新的感覺,決策機制必須重新檢討,回歸基層

5. 爭取藍營鐵票, 強化藍營上下同仇敵愾、同舟共濟的用心, 以政策找回軍公教及不願出門投票的支持者

6. 爭取中間選民支持, 文宣及宣傳管道必須要更多元化,善用可以影響及運用的管道來說明及呈現正確的政策與路線

7. 加強青年服務,組織及動員工作, 對於年輕黨員及網路新世代的經營必須要更用心

8. 國民黨所以贏得政權,是因為在兩岸關系上義無反顧、頗多建樹﹔所以失去政權,則是因為在兩岸關系上首鼠兩端、畏首畏尾。因此,可以相信的是,在野的國民黨將在推進兩岸關系發展上態度更堅決﹔而執政的民進黨,則不得不充分考慮民意,在兩岸關系上有所建樹。在這種情況下,兩岸關系還是會大踏步前進的。

9. 國民黨若想要重新找回自己,不能不顧及新世代的訴求,更不能不顧及藍營支持者的需求。 現在的國民黨是“一團亂麻”,馬英九的繼任者必須要有“跳火坑”的准備,要讓國民黨浴火重生,不但要放下小我,還要協調好黨內大佬,做好新世代接班的准備。

10. 對於未來有意接班者究竟應當如何面對2016大選?後馬時期的權力如何分配?若2016綠營執政,兩岸關係不確定性將增加,合作空間將相對縮

11. 藍營選總統第一強棒朱立倫宣布將參選國民黨主席,同時不會參選2016總統大選。朱立倫並提出:修憲公投以內閣制取代現行的雙首長制已勢在必行﹔擴大青年參與,降低投票年齡到18歲﹔降低政黨門檻到3%﹔推動不在籍投票及檢討單一選區兩票制等,都應納入國民黨主張。

12. 如何面對新形勢下的各縣市府會關係,如何與親民黨、新黨及無黨籍尋求政治合作的空間與機會,如何鞏固與凝聚原有傳統派系及支持者選票,使不致潰散

13. 如何吸引年輕族群及增加新面孔

14. 選戰模式及思考將如何調整

15. 台灣不知死之將至,蔡英文以空洞的言論迷惑了 李登輝,介急用忍, 懼中, 反共, 鎖國.蔡英文也煽動了 陳水扁, 鼓吹台獨,一邊一國.

馬英九執政, 蔡英文煽動民進黨扯他後腿,搞亂立法院, 讓馬一事無成 還被罵無能,蔡英文又蠱惑年青學生打爛立法院,阻擋 ECFA 的後續簽訂服/貨協議.種種惡劣行為, 一步一步領著台灣走向衰敗滅亡.

16. 大選中沒有公開對抗大陸的聲音,說明兩岸政策基本上是正確的,如何因應兩岸關係未來情勢發展與變化,拿出魄力在兩岸關係上形成突破

17. 探討馬習會在馬任期內進行的可能性

18. 大選雖遇重拙,但國民黨自己要爭氣,團結合作,努力振作,重新嬴回人民的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934&aid=5253762
 回應文章
哈哈
2014/12/14 02:03 推薦0


黃色西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可能來不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934&aid=5253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