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橫公路今天開通一甲子,它曾經風光無限,卻也傷痕累累,公路總局原計畫辦理一系列紀念活動,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改採科技展示,建置中橫數位博物館,永續典藏中橫的老故事。
中部橫貫公路,是台灣第一條串聯東部與西部的公路系統,也是台灣最老的橫貫公路。1956年7月7日開工,歷經近四年,1960年5月9日完工通車。
中橫主要由當時自軍中退役的老兵擔任開發主力,隨後投入不少築路人,包括本省人、原住民、客家人,期間受颱風、地震等天候影響,曾發生過不少意外。當年沒有精密先進的工程設備,主要的工具就是十字鎬與炸藥,築路人用雙手冒險開挖、用血汗替後人鋪路,在懸崖斷壁間一斧一鑿與大自然搏命,開路四年間,有225人殉職,平均每公里犧牲1.18條生命。
今天邀請當年參加測量及施工的耆老蘇鶴壽、廖增金、趙世治、林正雄、楊宗岳等五人分享當年往事。
86歲蘇鶴壽表示,當年他在測量隊,可以說是打頭陣,了解當地地形,設計路線。由於當時根本沒有路,都是懸崖峭壁,相當危險,只能靠自己克服危險,現在中橫屆滿一甲子,感到相當驕傲。
84歲廖增金說,他初中畢業後,進入測量隊工作,白天測量,晚上畫圖設計。當完兵後,也加入中橫施工行列。當時根本連走都無法走,多數是用爬的進入,當年天災或大石突然壓下來,死了好多人,才完成這條路。
為紀念中橫公路一甲子,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建置中橫數位博物館,數位典藏由中橫歷史簡介導入,內容有典藏照片集,收集有當年開闢中橫公路的施工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