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小編的話:毒品傷害健康,還衍生家庭、犯罪問題,嚴重衝擊社會安定。近年來,政府訂定反毒策略,行政院105年編列8600多萬的經費推動相關工作,外加地方政府、民間團體的合作,但仍無法有效阻擋毒品危害,政府的反毒政策真的對症下藥了嗎?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呢?Yahoo奇摩新聞帶大家看看政府做了什麼⋯⋯
據 聯合國「2013年世界毒品報告書」指出,2011年全世界15至64歲人口中,約3.6%到6.9%的人口曾經使用過非法藥物,且新興濫用藥物持續增加 中。台灣統計每年吸毒者有2萬人次,而且其中有不少青少年,比較歷年藥物濫用種類,前三名分別為海洛因1萬3458人次、安非他命4704人次,以及K他 命1421人次。
K他命氾濫:
列為三級毒品的K他命目前是年輕人中最為氾濫的毒品,有立 委主張將K他命列為二級毒 品,法務部回應稱三級毒品的製造、販賣等刑責已提高,與二級毒品一致,地方毒品危害防制中心也新增納入第三、四級毒品。雖然政府想用重罰提高嚇阻力,但多 數專家認為「治標不治本」,謝遠達醫師直指,不久後一定有新配方迷幻藥問世,「難道政府能一直重罰下去嗎?」,教育才是根本。
防制經費:
毒品防制經費方面,行政院105年編列8600多萬的經費推動相關工作,其中約有半數的經費,應用在社會安全網的建置工作上。但是,長年進行校園反毒與輔導工作的台師大教授郭鐘隆卻指出,教育部分配的執行經費有限,所以嚴重毒癮的孩子若需要動用醫療資源時,衛生單位雖然有醫療補助,卻需複雜的申請手續,讓熱心幫助的志工或導師遭遇許多門檻,讓人「看得到卻很難吃得到」,且缺乏各種「配套措施」。
他舉例,毒癮嚴重的學生缺乏「中途學校」,因為這些學生很難規律就學,甚至會影響到其他學生,產生更複雜的犯罪行為。以目前教育體制來說,學生有「受教權, 根本無法對學生進行隔離」,但加入正常班級更會影響其他學生。因此這些學生通常要吸毒到一定嚴重程度時,才會被送往勒戒。
紫錐花運動:
而專家們關心的教育反毒相關政策,政府在民國101年推動「紫錐花運動」,運動以「反毒總動員,由校園推向社會,由國內推向國際,全球一起來」為總綱,廣納學校師生參加,舉辦包括創意口號競賽、嘉年華會等活動。雖然堪稱成效顯著,但「檯面下」校園毒品氾濫問題,仍非常嚴重。
反毒策略:
行政院執行反毒新策略,主要2大目標為「首重降低需求」和「平衡抑制供需」,並在毒品防制會報下分設拒毒預防組、毒品戒治組、緝毒合作組、防毒監控組及國際參與組等。
緝毒成效:
警政署今年6月執行「全國同步查緝毒品專案行動」成果,查獲毒品案件915件、嫌犯953人,起獲各級毒品總毛重14,342公克,緝獲通緝犯計200人(毒品通緝犯47人、其他通緝犯153人)。另外,根據近年所緝獲的毒品來源資料,中國大陸已逐漸取代東南亞各國,成為台灣毒品主要來源國,不過在積極合作之下,兩岸已成功查獲多起毒品走私。
今年以來重大毒品案件:
1月14日:基隆關等單位查獲3起走私毒品案,起出二級毒品大麻2公斤,以沐浴盬名義走私安非他命82公斤,以及申報化學溶劑走私安非他命原料黃麻鹼1080公斤,這批原料可製造約500公斤、黑市價約1億元的安非他命。
2月16日:航業調查處基隆站接獲線報指不肖毒販想在年節大撈一筆,從對岸進口大量K他命,調查局專案小組在基隆港查獲667公斤K毒,市面售價約5.5億台幣。
5月6日:刑事局和馬來西亞警方合作破獲跨國毒品案,台灣毒販把145萬顆一粒眠藏在布料捲軸中,並運至馬國意圖販賣,查獲毒品市價約新台幣2億。
6 月16日:刑事警察局偵一隊今年2月接獲線報,販毒集團以旅遊團方式,自泰國運輸一級毒品海洛因入境,共起出14.097公斤;此外,檢警也在桃園市八德 區將大盤商緝捕歸案,在住處起出海洛因13.749公斤。兩起案件共查扣28公斤一級毒品海洛因,黑市價格達1億4800萬。
6月30日:調查局與中國大陸公安部聯手跨境合作,偵破龔姓男子在福建企圖走私1366公斤安非他命,是近年繳獲安毒數量最多的案件。
所以Y:如果只看政府政策,看似已規畫詳細,全方面圍堵,查獲的毒品數量也相當驚人。但是,毒品相關的新聞事件,有增無減,或許政府應該重新檢討反毒政策,納入更多第一線社工、教育人員、專家的建議,而非高喊口號,制定譁眾取寵的政策,這樣一來,或許才能更有效的控制毒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