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9千萬元票房、56家戲院上映、9千萬元拍攝成本。
上述三個數字,看似商業電影規格,卻是一部紀錄片《看見台灣》,創下的成績單。上映後造成的效應更是驚人,空拍鏡頭捕捉到南投山坡地超限使用,高雄後勁溪遭廢水污染,更掀起公共議題討論。
2013年是台灣紀錄片成績斐然的一年,上院線紀錄片高達12部,十年來最高,甚至,《看見台灣》還擠進億元票房俱樂部,勝過許多商業國片。而此片也入列2013年全台票房最佳前十大,唯一的紀錄片。
窘境一:後製斷鏈 從攝影到美術,人才不足
熱潮湧現,但紀錄片人才斷層,是真實困境之一。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前身為音像紀錄研究所),是台灣第一、也是唯一訓練紀錄片專業人才的碩士教育機構,培養了像是拍出《青春啦啦隊》的楊力州、《無米樂》的莊益增等紀錄片導演。但,對應映演熱潮,研究所招生卻發生首次招不滿人窘境。
回到實務現場,從攝影、剪接到美術等後製人才,也普遍不足。「尤其是攝影人才,由於紀錄片常需一年、甚至五年以上追蹤紀錄,無法養活生計,加上國片興盛吸引效應,根本找不到人拍攝。紀錄片面對的是貧血式環境,」紀錄片獨立製作人曹琬凌分析。
面對後製「斷鏈」,導演李崗也深有同感:「美術是很大關鍵。」他表示,在拍攝《阿罩霧風雲》時,服裝和美術都是商請國寶級、70歲的美術師傅李寶琳到北京找《甄嬛傳》劇組訂做、一貨櫃租借回來。
窘境二:難走出台灣 題材與發行,缺少國際觀
走不出國門,是第二個困境。看起來百花齊放,「但真正走向國際舞台,卻少之又少,」一位兼具商業片和紀錄片製作、且有國際影展參展經驗的資深製作人點出問題。對比大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不僅銷售到27個國家,還創下一集4萬美元的版權費紀錄,海外銷售額達3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萬元)。
但,台灣紀錄片不要說銷售到海外院線,連電視版權都少之又少。早期公視紀錄片《返家八千里-黑面琵鷺的故事》與《司馬庫斯》有銷售到中國、加拿大、韓國、葡萄牙、西班牙以及非洲與中東部分地區;近期《一首搖滾上月球》則由香港導演陳可辛買下亞洲版權,其他都少見聲音。
說故事題材與方式多限於本土,是走不出國際的限制。迥異於本土、熱血派題材,《司馬庫斯》透過台灣原住民泰雅部落的生存智慧,向世界提出永續經營做法。這是全球脈絡下被關心的課題,也因為說故事題材是國際化語言,才能打破國界,行銷到其他國家。
解方:多元版權 在電視播映,擴大收視率
其實,相較其他國家紀錄片以電視播映為常態,如英國BBC和日本NHK等,台灣紀錄片卻以院線做為映演主要管道,其實也是環境逼出來的現象。1998年,第一部上院線紀錄片《穿過婆家村》,正是因為沒有播映頻道,才選擇上院線。
然而,紀錄片電視播映頻道至今僅有公共電視「紀錄觀點」一個固定頻道,讓紀錄片不得不往院線靠攏。只是仔細觀看2013年12部上院線紀錄片,台北票房沒超過百萬元的就有三部,對於導演、製片而言,就是一場成本回收的挑戰。
或許,商業不是紀錄片本質,但不改善「貧血式環境」,2013年紀錄片的百花齊放,可能就是曇花一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