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越讀,悅讀,月讀,樂讀
市長:書海孤民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學校社團大學【越讀,悅讀,月讀,樂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2011/01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藝術市場探密
 瀏覽273|回應0推薦0

bear1234123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書名:藝術市場探密
作者:莎拉 .桑頓(Sarah Thornton)著; 李巧云譯
出版日期:2010年
出版社:臺北市 : 時報



      藝術市場主要由藝術家、畫商、策展人、藝評家、收藏家與拍賣公司的專家等六種角色組成,產生藝術品與交易價值的拉鋸,一件藝術品在這六種角色的心中也有不同意涵。對藝術家與收藏家來說,畫作即是帶領觀賞者進入文化世界的媒介,經歷藝術家觀察、領悟、體會、感受等過程;收藏家在拍賣會場中所看上的藝術品,也是經過千挑萬選後認為該項具有珍藏價值或不凡意義,因此兩者在藝術作品售出或轉手之際所產生的割愛痛楚,絕非金錢所能平緩的。

      從交易的角度來說,藝術作品唯有透過販售過程,才能讓懂藝術作品的人來欣賞與珍藏,因此藝術品商品化是必然過程,經由畫商的銷售平台,策展人對藝術品的陳列和規劃以及拍賣公司的專業來激起消費者購買的熱情等環節,才能促使藝術作品達到交易。拍賣會場中只論價格而不管作品蘊含多少嘔心瀝血的過程,現場的競標過程如同大家為藝術作品評分一般,既現實又殘酷,幾乎不會有藝術家願意到現場觀看眾人審判的過程。然而,作品的價值會因藝術家的知名度或畫作時間點而改變,使得藝術品交易市場猶如房市或股票交易一般充滿風險,人為創造的行情、藝評者的意見或詆毀的謠言,都會使藝術品的價值在零與無價之間作無情的來回擺盪,購買的目的不是用來收藏,就是用來獲利,以驚人的速度換取藝術家親手塑造的「靈魂」,過程看似無情,卻難以脫離與交易互利共生的宿命。

      如果不想讓藝術品壟罩交易的陰影和現實的殘酷,就要提升人民對藝術品的辨識能力,對任何作品要有所感知,只要有欣賞藝術品的獨到觀點或批判,任何人都可成為藝評家,對藝術世界了解更透徹。藝術獎項的頒發則是對藝術家創作的肯定,透過良性競爭來提升藝術產業素質,同時增加收藏家對藝術家的信任,降低購買過程的風險。從行銷角度來說,銷售媒介更可將獎項的榮耀化身為品牌,間接提升藝術家的名氣與藝術作品的價值。如此一來,便能平衡藝術品商業化的功利思想,並激起藝術家更多熱情去延伸藝術無垠的邊界,讓收藏家用獨到的眼光萃取出全球值得流傳的珍貴藝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51&aid=455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