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有怪獸 張小虹/有鹿文化/2010/10/07 資本主義有怪獸一書乃企圖建立起「資本主義」與「怪獸」之間的想像連結。一般而言資本主義指的是一種經濟學或經濟社會學的制度,在這樣制下絕大部分的私人所有,並藉著僱傭或勞動的手段以生產工具創造利潤。在這種制度裡,商品和服務藉由貨幣在自由市場裡流通。投資的決定由私人進行,生產和銷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業控制並互相競爭,依照各自的利益採取行動。在模式此中,資本主義被比做怪獸,或凸顯其上天下地神通廣大,或強調其勇猛殘暴,吃人不吐骨頭,殺人不見血。 資本主義有怪獸則是由「是」變「有」,以一字之差,顛覆並重組來破局原本資本主義與怪獸之間的穩定對等關係。「有」何怪之有?如果「是」乃being的話,那「有」就是becoming,「有」指向一種不斷產出、不斷變化、不斷逃逸的進行式,不可預期,無法阻擋,難以歸類。所以說「有」作為一種創造生產力,乃是比資本主義更可怕的怪獸。無法無天的資本主義裡,還有無法捉摸的怪獸變化無窮。 而本書中的「怪獸」之所以「怪」,乃在於其「新」,無以名之,故稱怪獸。故「怪獸」乃全球化時之「新感覺團塊」,是充滿動量與動能,有具市場性價值的怪獸,作為資本主義新一波的權力與慾望操作,像大嬸像小胖,只是有時天籟美聲的惡形怪獸,也能搖身一變與九頭身的美形怪獸一樣大賣特賣。「怪獸」作為「新感覺團塊」的超能力,正在於吸納轉換,合成變形所有可能性,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釋放收編,吞吐吸納,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而台灣則是本書全球在地化研究的主要分析場域,作者認為此乃一個詭譎多變、怪獸出沒的文化田野,像書中各種晝伏夜出、蠢蠢欲動的「市場怪獸」、「政治怪獸」、「美形怪獸」、「影像怪獸」、「性別怪獸」、「空間怪獸」,族繁不及備載。 全中收錄57篇作者所謂的「怪獸文」,作者在文中針對社會事件、時事新聞、俗爛八卦的表面直戳癢處。她認為台灣大學生對於周遭的事物漸趨冷漠以對,當台灣教育施予填鴨式思考模式時,更需透過閱讀以讓沉睡的頭腦動起來,刺激常人對於社會轉變與議題的麻木不仁,並設法培養我們對於事件的多元性、批判性思考,激發出更多創意與想像力,而非被所有的事情表面與美麗具魅力的事物所蒙蔽。全書充滿批判性,徹底顛覆我們對於現今所有事物與事件的看法,這些事物之表面並非如我們所建與所聞,皆隱含其被後的意義及詭譎之處,更是發人省思。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