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越讀,悅讀,月讀,樂讀
市長:書海孤民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學校社團大學【越讀,悅讀,月讀,樂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2011/03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廚房之舞
 瀏覽235|回應0推薦0

pat2654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
作者:吳鄭重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26日
ISBN:9789570836943


作者對於公寓作為台灣主要的居住生活空間,廚房是日常居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公寓廚房的空間規劃卻是非常不人性,完全沒有考量到使用者的舒適、便利不說,還盡可能地壓縮減少,這樣的不人性設計究竟是怎麼構成的?為什麼我們默許讓廚房成了毒害母親/妻子的家庭毒氣室?讓她們每天在狹小封閉的廚房空間中處理大火快炒見長的中華料理?吳鄭重認為,狹小的廚房以及大火快炒且多油煙的中華料理,很可能是台灣婦女之所以肺癌死亡率高居第一名的原因,成為隱藏在現代居家生活中的風險。吳鄭重還發現,香港、新加坡與中國華南地區的婦女肺癌死亡率也是居高不下,研判這些華人社會和台灣可能有類似的廚房問題。
 
為了解開台灣公寓廚房狹小局促的謎團,吳鄭重在《廚房之舞》中,試圖以日常生活地理學的理論架構為基礎,從身體-空間的客體化關係/主體化過程、生產和再生產的動態連結,以及結構與行動的雙元性關係,將婦女家務處境的性別角色、居家空間、廚房科技和飲食文化等理論觀點納入台灣社會的歷史脈絡和每日生活的動態過程中,在日常生活地理學的「制度網絡」與身體-空間社會經濟學的「人性尺度」的基本前提下,借用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的抽離批判精神與高夫曼的戲劇論社會分析模式,提出一個社會空間/日常身體再生產的辯證,用以探究台灣公寓廚房空間生產的過程,以及婦女在此廚房空間中使用身體再生產空間的情況,試圖描繪出戰後台灣婦女與公寓廚房空間生產過程,揪出隱藏在其中的現代居家生活風險,並提出改善建言。
 
從台灣公寓廚房的研究中發現,戰後台灣社會集合住宅的發展,是因父權邏輯的男性歷史觀所打造出來的「男造環境」空間結構,也就是說,由男人主導居家空間的設計,因此才會出現男人經常使用的客廳偏寬大舒適,而女性經常使用的廚房卻狹小壅擠的「異化」現象。
 
雖然台灣婦女已經走入職場,卻沒有因此得以從家務勞動中解放,特別是料理日常三餐的工作,依舊由女性負責。家庭中家電用品的發明與使用帶來的省時與省力,只是讓家務勞動更集中整合於女性身上,但其實,兩性平權的社會,家務勞動應該由家中全部成員共同負擔才對。
 
不過,吳鄭重從身體-空間的社會經濟學角度切入,發現台灣的婦女們雖然每天被迫面對男造廚房環境的結構性歧視困境,卻沒有屈服或忍耐,每個操持廚房家務的婦女都有自己的「生活小撇步」,透過廚房空間的日常使用方式,試圖從中找出男造廚房環境的縫隙與皺褶,以社會空間再生產的方式瓦解廚房環境的結構性壓迫,甚至反轉男造空間的歧視。
 
像是引入適合台灣公寓狹小廚房使用的廚具(多功能的複合鍋具、菜刀、大同電鍋、歐化廚具),擴大/模糊廚房的空間(將後陽台與連結廚房的飯廳都納入廚房的空間範圍);不再天天大費周章的準備三餐,早餐和午餐由家人各自自理,晚餐也非天天全部自己下廚煮,偶爾選擇外出用餐,在家吃飯時也經常混以加工食品(如罐頭),購買街角附近的小餐館、自助餐廳的外帶熟食當主菜,推出簡單好煮的家常菜(如每道菜只使用一種料理手法,不做傳統家庭常見的大菜);婦女們自行組成一種協力網絡,由夫妻任一方的老母親幫忙料理晚餐,減少自己下廚料理晚餐的次數(對職業婦女來說,大大減輕了家務勞動的重擔)。
 
吳鄭重希望,《廚房之舞》能夠成為未來興建集合住宅時的一個提醒,提醒國家、建築師以及購買房屋的市民大中們能夠更看重公寓廚房空間規劃,破除男造環境對廚房的歧視,幫助未來的公寓廚房使用者創見一個友善而良好的日常生活社會空間,以此慰藉那些曾經在狹小擁擠的廚房中,為了家人,每日操辦三餐,甚至因此搞壞了身體的辛苦而偉大的婆婆媽媽們!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51&aid=4528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