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給想快速掌握西方經典(但生命卻常被更美好事物絆住)的人。
現代人最可憐之處在於閱讀量不足,從小孩到老人,能真正稱的上飽覽群書的,可說是幾乎沒有,當然這種人還是存在,只是鮮少會出現在我們身邊。但是偏偏我們在某些場合,「聊書」又是必會出現的活動之一,特別是社交場合,這時我們就應該「即使沒真正讀過,至少也要知道內容是什麼」!
而作者也很理解讀者為何不讀書,書很難懂、書太貴、或是沒時間啦等等,或是有看沒有懂,這些理由可能是因為閱讀的習慣沒有及早培養所造成的,更何況現在外在誘惑那麼多。現代人的消遣娛樂之多,明顯超過狄更斯和普魯斯特的生活時代,我們每天都瞎忙著更新itune裡的歌曲清單和facebook動態,根本沒時間來管但丁今天走到第幾層地獄。也因為現在知識取得容易且普及,使我們忽略了閱讀,想知道誰的生平或是第八層地獄是什麼,只要上維基百科查就有了,於是許多人便自滿了起來,這時代是少了文盲,多了文茫。
所以這本書來拯救我們了,對於想談論沒看過的電影或是書籍的人而言,最關鍵的問題是「要知道多少內容才不會穿幫」以及「如何讓一知半解變成細水長流」,且成功的關鍵在於是否夠厚顏無恥。過程中永遠要掂掂對方有幾兩重,否則牛皮吹破了就難堪了。
不過,作者寫這本書當然不是為了倡導這種偷吃歩的方法、頌揚亂掰的藝術,作者認為閱讀是一種孤獨的享受,除非對方也讀過,否則很難feel what you feel,更肯定閱讀的重要性,人們靠著閱讀來更敏銳的察覺自己的情感和領悟從何而來,如果社會上少了閱讀,那麼就很難了解到真實的自己,我們透過書中的腳色經驗,引起共鳴從而自我了解。作者透過經典介紹,讓讀者了解,其實在談書的時候,絕大部分是如果知道書的類別,就算是沒讀過的書也能對她發表評論,因為我們了解書的定位。例如《哈利波特》,我就是一本原著都沒讀過的人,但我也可以簡單知道它是在說什麼故事。
跳過中間談論經典的部分不提,最後書的結尾是教我們如何搪塞那些想和我們談論時下通俗暢銷書的人。通俗暢銷書一般而言之所以會暢銷,往往和特定時空息息相關,同一本書如果換到不同的時空文化,未必會創造佳績。試想在傳統中國社會裡,《我睡了81人的沙發》會受到怎樣的批判以及唾棄。而且這類書籍往往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所以有些時下讀物沒讀過,其實並無大礙,因為他們在十年後就都有可能出現在義賣書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