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越讀,悅讀,月讀,樂讀
市長:
書海孤民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
|
推薦本城市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udn
/
城市
/
學校社團
/
大學
/
【越讀,悅讀,月讀,樂讀】城市
/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
加入會員
)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
(0)
討論區
/
2009/12
字體:
小
中
大
看回應文章
不只是發明:科技改變人性?
瀏覽
841
|回應
2
|
推薦
0
milktea4u
等級:
留言
|
加入好友
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句廣告台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或許會讓你覺得科技總是跟隨著人的本質在做更動,但實際上科技卻在不知不覺當中,默默的改變了我們,改變我們使用的方式、習慣甚至是一些接受程度,都因為科技的進步而有所改變。
書中也舉了多項例子,指出一些發明其實限制了人類一些本來存在的能力,也即是說,發明雖然方便了人類,但另一方面卻又使人類陷進一個框框。
作者從科技/技術,從歷史線索中觀察身體技術(body technique)與科技的使用、演變與改造。如果包括裝置、系統與發明的「科技」(technology),代表的是「人類對自然世界的改造」。技術是我們使用發明物件的方式。而這些創造物是如何使用的?這樣新的發明會改變人類行為,影響我們身體表達的各種方式等,可是未必與發明家或製造者所預期的相同,改變我們的身體使用,而這些事物其實都是人類自己的發明。
就像奶瓶的發明,也讓母乳的替代產物產生:奶粉,為了方便餵哺奶粉,奶瓶不斷地在演進,讓奶粉的廠商也獲得了一大筆的利潤,但後來在人類意識覺醒的時代,發現其實母乳才是對嬰兒最原始卻也最有益的。但作者卻思考到了未來會不會科技的進步導致了科技母乳或者用藥物來獲取更多的母乳這樣的問題,卻也同樣會改變著人類的生活。
鞋子的發明也是如此,無論運動鞋、涼鞋、草鞋、皮鞋或高跟鞋,都替我們現代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不用赤腳在顛簸的路面上行走,避免不必要得傷害或者因為赤腳帶來的不舒適感。但在過去,人最原始的生活是赤腳在大地上行走,就如同現在許多民族仍是如此,他們因此而熟悉這片土地,以及環境的改變與情況,懂得怎麼赤腳走路依舊可以活躍於這片不停改變的大地之上;穿上鞋子或許避免了傷害也帶來了舒適,但卻也失去了這些能力。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民族要求脫掉鞋子檢查腳來判斷民族,因為穿鞋的習慣而讓腳的生長不同了,還有鞋子帶來製造以及丟棄而破壞環境的問題,也是科技帶來的影響。
椅子、鍵盤、眼鏡這些都是如此的發明,都來自於人們源源不絕的靈感發想與創意,進而去改變我們的生活,追求著這樣的科技能替我們人類帶來更大的福祉,但在這些科技改變後,卻往往都藏著我們看不見的負面改變。
作者認為,當我們使用這些發明之時,也同時改變了我們的社會自我,因為「科技決定了我們的身分。」
或許真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在來自於人性後的科技改變,不知不覺的顛覆我們的思想重塑我們的生活方式、行為甚至到身體機制。而作者在最後面也給了在這樣存在科技與人性之間的我們一句話:機械化雖可貴,人性化價更高。在追求科技改變的我們,其實別忘了思考怎樣的我們才是擁有最真實也最原本的人性。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51&aid=3760308
回應文章
選擇排序方式
最新發表
最舊發表
反璞歸真
推薦
0
hellobean
等級:
留言
|
加入好友
科技在不知不覺中,重塑了人類行為、身體機制及生活方式。現代的人們容易生病,也是拜科技所賜,科技把生活弄的太過舒適,人們少了抵抗細菌的能力,加上手機科技,電磁波充斥在我們身邊,造成腦神經的衰弱,容易有腦袋的病變,這都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雖然科技使我們方便,但別過分依賴,反璞歸真也是不錯的。
科技改變人性?
推薦
0
pat2654
等級:
留言
|
加入好友
雖然說科技來自於人性,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似乎深受科技的影響超過我們所能認知的,我們的生活習慣也因為科技而改變,就如同電腦逐漸替代了手與腦。在日新月異的時代,新科技似乎給大家帶來許多新的選擇,但同時也讓我們的行為有所改變,企業透過大眾媒體的宣傳,讓我們沉浸在科技之餘,卻很少回過頭去想「人性」以及科技是如何改變大家的生活和習慣。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51&aid=376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