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越讀,悅讀,月讀,樂讀
市長:書海孤民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學校社團大學【越讀,悅讀,月讀,樂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2009/12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談美感
 瀏覽436|回應3推薦0

bear1234123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書名:談美感
作者:漢寶德
出版日期:200711
出版社:臺北市,聯經

    類美術館是一種與生活貼近的美感場所,如同公共藝術、公園風貌、街頭景致等,而非傳統美術館的正規形式才是欣賞。另外,美感並不等於美學,因此本書探討的美取自於生活中的素材,而不是藝術品中的美的鑑賞。藝術與美育是不同的,前者代表的是一種創作與文化,也就是陳列古代藝術品的地方,如同藝術館;後者則是培養美感的地方,如同美術館以藝術和民眾互動的方式提供美的感知與啟發。但是現代的教育很容易將兩者混為一談,甚至在國小或國中的教育課程中將美育抽離,導致國民的美感低落。
    審美是一種感覺、靜思與深化,它可以透過感官刺激而產生內化過程,並達到欣賞的目的。美感具有調劑身心的功能,在古代,詩人常利用讀書之餘開始提筆作畫寫詩,因為美的功能並不亞於宗教,人文陶冶能夠化解人類心靈的苦難,加上審美並沒有階級之分,因此凡是對自然多觀察、多感受,即使是目不識丁的素人也同樣擁有這項權利。
    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探討西方與東方欣賞美的角度,如同茶杯的呈現,日本的茶杯重於盛裝的功能,因此衍伸出茶道文化,而西方則是有杯子的手把來展現高雅,中國的杯子則是擁有自然風景與題詩的藝術。本書也從藝術文化的演進、東西方對美的詮釋、文藝復興時期對美的重視,出現了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展現人文主義的特色,直到後現代顛覆顛覆了傳統藝術風格等方面進行探討。
    本書提到的概念亦有:美感如何輔佐真與善,使科學與美感呈現融合而非衝突的關係、創造與美概念的不同、過去中國對美視為一種罪惡感,也有窄化成美是女人身體的概念,在欣賞美女時也僅談論衣裝外的表現,但是西方卻認為美如同神一般的至高無上,並且認為美是一種哲學,他們利用裸體來展現人體之美,並視它為一種神話。雖然兩種文化都與真實的美有距離,但是觀念上卻大相逕庭,導致東方在談美的範疇較少,態度也顯得保守。美也是一種科學,幾何圖形所呈現的平衡與秩序,後現代對於美的顛覆也只是將外表的形體解構,打破舊有的道德觀去建立新的價值,但它並沒有去否定對美感的價值與滲透。
    我國在考試制度中,對美的培養與教育也出現了漏洞,因為沒有成績壓力,無形之中會形成美育是一種兒戲的態度。然而,美也在文化的融合以及民族的優越感下產生多元的樣貌,逐漸失去族群支配某種價值觀的特徵,多樣的形式使它們越不具有獨特性,但因為美感在多種角度下擁有共同價值,因此多元並不會使美的本身或價值產生分歧,仍然存在美的共感與一致性。
    藝術與宗教似乎被認為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它們卻曾在十九世紀分家,由於藝術的抽離導致宗教失去了藝術中淨化心靈的部份與感動力,使得宗教存在的基礎相當薄弱。因為美是一種精神生活,使得任何事物都具有美的價值,它不是明牌的專利,更沒有貧富之別,只要擁有鑑賞的眼光,即使枯枝、山林、頑石這些不用花錢的東西,都可以是美的元素。從建築的觀點談美,作者也建議美的訓練須由簡潔的「潔」開始,排除掉繁雜與髒亂,然後再要求「簡」,丟棄文明病中不必要的貪念。若是運用在公園規劃上的話,也要將儉樸的比例、組合、色彩、質感等元素帶入,而非以為填滿公園的每個角落或增加公園的豐富性,就等於是美的展現,這是美感呈現上一項很大的迷思。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51&aid=3759670
 回應文章
推薦0


hellobea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美是相當主觀的,因為個人的文化、生活、眼光的不同,都有著不同解釋與詮釋。而談美感或許也是孤獨的,如果社會大眾對美這東西不感興趣,沒有人會去注意,那這些作品不都變成了垃圾一般,甚至比垃圾還不如,因為沒法賣錢。因此,美學運動是要靠人與政府去推動,變成全民運動,讓這些作品都變的它的價值與意義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美感
推薦0


pat2654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美沒有一定的準則,只要自己覺得美,那它就是美,作者用這本書談美感,也只是他個人的看法,這些大師級的人物所說的也不一定是適用於所有的人。因為美是因人、事、時、地、物而論,沒有所謂的衡量標準,也會因為人的成長環境和文化不同而不同。除了天生所俱備的感能之外,美雖然可以透過後天的教育做起,但環境似乎才是對培養美感最深的影響。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51&aid=3768205
美感
推薦0


aqz17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美感是我們所欠缺的素養,假如說國民普遍擁有一定程度的美感,那麼現今的社會風貌將非比一般。美感與科學、宗教任何的一切都有絕對的重要性與相輔關係存在,我們個體的美感內化是一種對外的鑑賞與感知能力,透過感官的接收與心靈、思緒的轉演在融合經驗、習慣等的各種刺激後所對於接觸到的事物有所回應,我們能夠對於好的事物有更親切的體會,壞的事物能夠有更全面的能力去改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51&aid=376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