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賣恐懼:脫軌的風險判斷
Risk: the science and politics of fear
By Dan Gardner 李靜怡、黃慧慧譯
博雅書屋出版 2009年08月25日
ISBN:9789866614385
我們生活在一個風險社會中,無時無刻都充滿著威脅和恐懼,甚至相信世界越來越糟,有各種危害個人生命財產安全的風險,例如H1N1、SARS、狂牛症、禽流感、全球暖化、食品中的致癌物品等。而當我們對這個世界難以僅靠著自己的力量來了解的同時,出現了一群「專家」或「科學家」,以保障我們生命財產安全的風險知識為名號,實則是靠販賣人們對特定議題的無知恐懼而獲利。
正如書名所示,從以前到現在,販賣最好的商品不是任何有形的物體,而是無形的恐懼。但事實上,我們對於風險的想法或反應,其實多半是由個人直覺所造成的主觀偏見或刻板印象所形成,大多都是不合邏輯的。作者發現,人們較相信直覺和主觀經驗所告訴自己的事情,我們相信故事所傳遞的訊息,不相信理性與統計數字所呈現的客觀真實,我們對於低發生率但高風險、不熟悉、沒有辦法控制、媒體關注的事件會投入較多的關心,但對於那些每天出現在生活周遭的事故卻很漠然,雖然以機率來說這些常態性發生的事故更可能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安全。
而除了我們長久以來所累積的經驗法則造成過度信賴直覺而誤判風險外,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還有一大群人以十分權威的方式向世人販賣風險,更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雖然許多情況其實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具有高風險性,作怪的只是腦中原始的、無意識的和直覺性的感覺意識系統,不過作者也提醒,如果讓它反饋循環增強,最後我們的生活將會被癱瘓。不過,我們應該如何讓風險步上常軌?如何切斷恐懼的連鎖效應?除了冷靜、認清真相以及避免無知外,似乎在書中並沒有看到其他的建議。
《販賣恐懼》解開了我們對於恐懼與風險印象形成的原因,除了人們先天過於重視直覺而忽略理性分析外,媒體、企業、政治人物的炒作,也是人們對於所生活的世界感到不安的原因。恐怕只有當我們了解的越多,才越能破除那些販賣恐懼者的陰謀,而活得更自在吧。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