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越讀,悅讀,月讀,樂讀
市長:書海孤民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學校社團大學【越讀,悅讀,月讀,樂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2009/09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滾動吧,品牌TW!——行銷全球的贏家策略**
 瀏覽2,084|回應1推薦0

hua399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邱志聖
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9年07月
眾家所知,商場如戰場,若無有可以對抗敵人的方法很快就會被打敗,商場也是如此,而能夠克敵制勝的關鍵點就是在於「品牌」。
相較於歐美大企業,台灣產業在發展全球品牌時,先天上就有一些限制阻礙,這些阻礙使得台灣產業在建立品牌這條路上相當受阻。本書作者透過多年來對全球百大品牌以及在國際自創品牌的台灣產業的觀察研究,結合策略行銷分析理論架構,提出一個契合本土需求的品牌發展四步驟,包括品牌產品的成本效益必須具競爭力、建立品牌定位知曉度、建立品牌的信任、建立品牌專屬資產,希望有助於台灣廠商建立自有品牌。
所以品牌的建立是長期不斷的滾動循環。一個品牌很重要的根基,在於是否擁有一個很好的產品成本效益,並以此為基礎,透過行銷創造品牌的知曉、信任、與品牌專屬資產。但是品牌的建立不能只循環一次就停止,必須不斷推出新的或改良的產品,使產品的成本效益可以與時俱進。一個良性的品牌建立之輪是會不斷滾動的,透過滾動讓品牌資產不斷提升。
作者也對業界或學術界對於品牌建立提出的問題,做出許多面向的回應,讓許多想建立品牌的業者能夠燃起永續品牌的期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51&aid=3648467
 回應文章
台灣品牌
推薦0


pat2654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可口可樂、P&G、聯合利華、雀巢等等,往往都是消費性的國外大廠。品牌往往是由上而下,有許多行銷廣告預算。但是一進入台灣業界,發現到絕大多數的公司,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因為台灣的市場實在太小,並且發展太慢,實在難以有消費性產品(FMCG)的國際性品牌產生。而在台灣的國際性品牌,往往是以電子業居多。這類型的產品,通常先以技術領先以建立口碑,最後再利用其技術優勢而建立品牌。不過難能可貴的是,台灣如何在建立國際品牌的過程中,以小博大去對抗國際既存的大廠,作者有很深刻的描述以及實務上的建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51&aid=36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