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科技新未來
王之杰、楊方儒、張育寧、蔡佳珊/ 天下文化/ 2008年9月
《預見科技新未來》一書,主要事以實用的角度出發,透過此書,可以更了解未來科技的方向,台灣未來最熱門的產業類別,以及一個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模式。由於台灣經濟奇蹟構築於台灣製造的基礎之上,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與價值觀創新時代中,台灣勢必得從「台灣製造」走向「台灣創造」,工研院是台灣產業的先鋒,以科技帶動經濟的先遣部隊,近五年來積極從事各方面的創新,從組織內部開始,到跨部門、跨界的合作;到最新科技的研發,進行一連串創新策略與管理模式的轉變,書中以工研院近五年來的變革為主軸,從工研院的七大改革與創新,描述了關於工研院30個創新研發的故事,可用以一窺未來產業新機會。
書中提到工研院從未來人類生活的景象,研究與探討台灣產業未來的方向與趨勢,包括能源應用、智慧生活、無線網路、生醫保健產業等,以及未來最熱門的科技趨勢,例如:3D飛鼠操控器、更省能高亮度的AC LED、自由扭曲的軟性電子書、兼具智慧與環保的電動車、不接觸人體的UWB超寬頻感測、創新應用的兩相關節軟骨材料、遠距醫療服務、目前物流業所使用的全溫層物流技術等。
然而在國際分工體系及全球競爭趨勢之下,台灣產業關注的焦點已逐漸由製造技術的提昇,擴展到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及與注重產品本身的創意性,有鑑於此使得工研院積極發展多元化的創新策略,扮演產業創新的角色,投入業界來創新產業科技。書中也分析也工研院為組織重新找到定位,並推行企業化經營的新思維,如設立焦點科技中心、25%發明獎金回饋計畫、仿效Google公司給員工們的10%自由創新時間、未來創意競賽、空間改造計畫等,希望塑造一流環境,培養一流人才。這些作法值得產業界參考,活化組織的創意能力。
正如書中所做的結論,我們正從一個企業以銷售物競爭的世界,轉變為以銷售方法競爭的世界。在一個快速循環的世界裡,商品化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影響所有的產品,競爭力的新領域已經從產品轉移到體驗了。台灣必須證明在這個新領域是屬於世界級的,且必須積極促使台灣成為創新與創造力之島。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