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科學的年代作者:理查.費曼/著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19日
在一九八八年七月間,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進行了一項調查,透過電話訪問了2041位18歲以上的美國成年人,問了75個有關基本科學常識的問題。結果發現美國有可能有數百萬人屬於科學文盲,其中提出幾個問題如下:
當問到地球是繞著太陽運行義或是太陽繞著地球跑時,21%的受訪者答錯,7%不知道答案。還有如76%的人知道光速比音速快,但是依然有19%的人認為音速比光速快等等。結果整份調查下來,美國有93~95%的受訪者屬於科學文盲,缺乏基本的科學常識,不懂科學語彙、科學方法,更不了解科學對近代社會的影響及所帶來的衝擊,所以這數據正呼應著費曼所說的:這個不科學的年代。
這本書是以名物理學家理查‧費曼在1963年4月於華盛頓大學一系列的三場主題相關的演講為內容,依照這三場的內容分成科學的不確定性、價值的不確定性與不確定的年代三個部分。
首先是科學的不確定性
在這部分先討論到究竟科學是甚麼東西?他提出科學可以是以下三者的一種也可能是其混合體~
1.科學指的是追根究底的某些特定方法
2.科學指的是在追根究底後發現到可以做的新事物、新計畫或實際著手進行
的計劃本身。
3.科學也是一種技術
那科學的本質究竟是甚麼?費曼提出科學的本質中要特別強調的是牽涉其中的存疑和不確定性,這些存疑與不確定性不但是科學的本質,更是進步的泉源。在這部分費曼提出美國的例子:美國政府成立之初,開國元老乃是本著一種「沒有人懂得如何建立政府甚至是如何建立國家」的信念來進行的。大家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的結果,就是創造出一套治理國家的制度,方法就是容許新想法在這套制度中誕生,看看是否行的通等等,因此懷疑和討論變成進步的重要因素。
再來是價值的不確定性
雖然說從這份報告中可以看到有很高比例的美國人缺乏科學概念,但是如果將這些題目拿給國中或國小學生來作答時分數也許會更高來說,這並非意味著國中或國小學生比成年人更懂科學。這只能夠證明他們懂得一堆科學的名詞與事實,而非真正了解科學。所以在這部分主要探討的價值是在於科學的精神,而科學並不會跟許多如宗教、道德上相互衝突,只在於看法上的不同,例如:
以宗教來說,我們無法百分之百的確定神不存在,但是我們也無法百分之百的確定神存在。以道德上來說同樣的一件事,科學會問「如果我這樣做會發生甚麼事」,但是在道德上則會問說「希不希望這件事情發生」,所以其實科學與道德上是不衝突的(因為兩者所討論的東西不一樣)。
最後是不確定的年代
在這部分,費曼提出許多的問題如政治選舉、觀心術士、飛碟幽浮、奇蹟等等,這些例子會牽扯到之前兩部分所討論到的主題如觀心術士這部分:
如果單純的重複做一個實驗,雖然結果都是一樣的,但還是會不放心,此時如果增加某個其他元素後,將理論A和理論B分開來探討,透過案例的累積使得理論B的機率上升,但依然只是機率上而已。
在觀心術士也是一樣,雖然每次他都可以知道我轉輪盤式轉到黑色或紅色的格子上,而他也在以下的10次20次中證實了,但是我們會認為有幾個可能如:
1.只是他運氣好
2.因為他跟服務人員有掛勾
3.我在無意間透漏了訊息等等
但是雖然我們把這些因素都排除了,我們卻依然無法百分之百的相信,因為問題並不在於什麼可能發生,而是因為這是個已經發生的事實,既然是事實就沒有必要去計算他的機率,因為這是沒意義的,而以上的例子最大的問題在於出發點,一開始就已經假設這是假的,那不論怎麼證明也無法證明他100%正確。所以才說這是個不確定的年代。
看完整本書後,覺得透過科學的角度來看哲學,其實哲學並非能夠完全的證明,就如統計問題上,我們只需要達到95%的顯著水準既稱為他是顯著的,但是剩於的那5%卻不會是我們所探討的內容,因此以科學的角度來看的話,其實哲學所探討的依然都只是個不確定的事物,但是科學其實也是如此,依然有其無法完全加以解釋的存在,因為時代在進步,哪時出現新的技術來證明他是錯的也不確定。所以我們需要的是科學的態度與精神並非只要科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