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越讀,悅讀,月讀,樂讀
市長:書海孤民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學校社團大學【越讀,悅讀,月讀,樂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2009/03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安迪沃荷經濟學:紐約夜店引爆的億萬創意生產線
 瀏覽578|回應2推薦0

yaya7417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安迪沃荷經濟學:紐約夜店引爆的億萬創意生產線

·         The Warhol Economy: How Fashion Art & Music Drive New York City

·         作者:伊莉莎白.裘芮

·         原文作者:Elizabeth Currid

·         譯者:李佳純

·         出版社:原點

·         出版日期:20081111

  這本書由作者的博士論文發展而來,採用的是質性研究,深入採訪了近百位紐約時尚、藝術、流行文化圈的參與者,內容也從作者本身生活談起她敗家經驗開始寫起,寫她如何從愛買鞋子開始研究起紐約的消費文化與流行藝術的發展歷程,最後,關注的是公共政策如何對創意產業提供有效的幫助,至此,作者的身份已從一個消費者變成學者以及公共政策專家。

  作者以安迪沃荷與他開放式的工作室「工廠」(The Factory)為典範,說明紐約獨特的文化藝術「生態」和「生意」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強調強烈依賴人際關係、地理結構的發展模式,紐約以外的城市如果要學習,就得要全盤從藝術文化的本質:生活方式開始

        以社會網絡、路徑依賴和地理結構三大方向闡述為什麼全球市場的創意優勢幾乎全都出自紐約。核心理由是紐約文化人特殊的互動方式:社交-品味製造者以及把品味推出檯面的「守門人」花許多時間在各式各樣的非正式社交上;而社交之所以能如此蔓延,是因為紐約獨特的地理結構:重要的派對、搖滾酒吧、博物館、藝術家與設計師的工作室、有影響力的雜誌、策展人、樂手起居處 .紐約市區「步行可及」的特性,讓藝術供需雙方容易相遇,容易混在一起,由此,才能不斷碰撞出經濟動力。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51&aid=3412467
 回應文章
美學經濟
推薦0


pinkyvonn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紐約經濟的成功,主要是靠它強大密集的文化、藝術及創意社群條件。這些條件配合著媒體 與互動頻繁的文創產業社交圈,使得紐約得以享有全球品味的決定權、讓一首歌或一款象徵能湧向全球市場並賺取利潤。 安迪沃荷用他的作品把商品轉譯成藝術,而藝術與文化也可以被轉譯成商品形式,也就是所謂的「商業藝術」,這也成了當代創意生產的核心。而如紐約市區「步行可及」的特性,讓藝術供需雙方容易相遇,容易混在一起,由此才能藉由不斷碰撞而激發出紐約無可取代的盎然創意,以及經濟動力。反觀台灣,在這股商業藝術的美學創意經濟潮流之下,是否也能夠創造出自己的美學經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51&aid=3668083
夜店引爆創意經濟
推薦0


pat2654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創產業需要有品味的生產者,能辨認好壞的守門人(如記者、評論人),以及將好東西推銷出去的媒體、廣告等,而能讓不同領域的文化人彼此交流、互動,一個良好的空間才是不可或缺的。一座城市若有意發展文創產業,重點不是對文化的補助款項或活動,而是建立一個能讓文化人容易交流的平台,只有當高密度的文化空間出現,城市才有可能成為文化與創意產業發達的地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51&aid=3526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