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進入社區
於 2007.3.9-11 日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舉行的 ” 藝術與公共領域 - 藝術進入社區 ”
感覺這本書的目的在於探討藝術導入社區的許多種模式以及過去所遭遇到藝術導入社區所碰到的問題如居民參與、禁忌等等。
本書共分成兩個部份,前半部在於一些藝術進入社區的發展過程、問題、名詞的定義與解釋等等,後半部則舉出 10 個不同的藝術導入社區案例加以說明:
以下是該會議的過程:
前提基礎:
a. 藝術如何發生在該社區?
b. 藝術進入社區的願景與規劃為何?
執行操作:
c. 當藝術家進入社區產生了哪些公共性的問題?
d. 面對變化 . 藝術家與居民各自是如何因應的?
e. 社區精神與藝術主體之間是角力還是協力,如何互相轉化
f. 有什麼樣的作法是能協助彼此對話的?
影響檢討:
g. 藝術進入後塑造了一個什麼樣的場所?( place making )
h. 藝術行為是否促進了什麼樣的認同?
i. 透過藝術進入社區,對居民生活或對藝術家的影響?
j. 執行單位如何評估整體價值?
然後在書中探討到許多對於藝術(公共藝術)的解釋、定義、來源及說明等,
並在書的後半段舉出10個例子來探討目前台灣藝術進入社區的成果。
從這書中可看到,其實台灣已經有許多發展公共藝術並導入社區的實例,
但是由於許多因素所以常常在導入的過程中產生許多問題,如宗教、禁忌等等。
反過來看現在的建設及都市計畫等較大的尺度面來看,是否也需要考慮到這些因素呢?
規劃的結果究竟是帶來如"海安路藝術造街"般的美好遠景還是如"鹿港 歷史之心"造成許多衝突與反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