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
By Will Bowen
時報出版 2008/09/25
這是一本講解抱怨為什麼會影響我們的情緒、生活、甚至人際關係。而不抱怨的世界為什麼是那樣的美好?作者說:「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在我們想要的東西上,而不是不要的東西。抱怨,就是把焦點放在我們不想要的東西上,所談論的都是負面的、出錯的事情;而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什麼上頭,那個東西就會擴大。」這本書清楚說明,其實人有各式各樣的抱怨:對身體疾病的抱怨、對無法克服的困難的抱怨、對政治現實層面的抱怨、對家人子女抱怨、對朋友抱怨,太多太多抱怨了。我們的想法創造我們的生活,而我們的話語又表明了我們的想法,也就是說,你講了什麼話,就會表現出什麼模樣。
我們可以思考平常都在抱怨什麼(有意識的無能)?或者你覺得自己是不會抱怨的人(無意識的無能)?當我們發覺自己是個容易抱怨的人,而開始避免說抱怨的話時,你會怎麼做(有意識的有能)?以及,當你努力做一個不抱怨的人之後,你發現自己已經改變了,心裡不再為那些曾造成你抱怨來源的事物困擾,也變成一個更快樂的人(有意識的有能)。這個過程只要堅持下去,平均成功的時間是4至8個月。而作者7個月寄出了12萬5千個不抱怨手環,假設平均一個人一天會抱怨20次,再乘上每個月30天,再乘上7個月,你想想看有多少抱怨從那天開始就不見了,這真的是很恐怖的數據。
從瞭解「別讓自己的負面情緒毀滅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到有足夠能力「完全看見事情的光明面,並且將抱怨冷處理」,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過程。我們要學習表達抱怨(雖然東西方國在表達情緒方面有所不同),而學習表達後再學習中斷自己的抱怨,然後才能夠享受不抱怨的生活。只要我們意識到抱怨,就可以隨時尋找出口但是也中斷不該有的抱怨行為,改由作者所建議的:不要讓抱怨把自己變成令人討厭的人,或因為「吸引力法則」而繼續聆聽更多人附和自己,或自己附和別人的抱怨;相反地,我們要開始朝事情光明面、感恩、解決問題的狀態中,這時會有顆健康快樂的心靈,人際關係也會大幅改善。
戴不戴手環其實是其次,重點是我們要清楚知道抱怨就像是口臭一樣,其實沒人喜歡聽抱怨,這是我們容易理解卻又常犯的錯誤。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