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電腦網路購物、網路銀行和社群媒體大為流行以後,更是處處陷阱,網路詐騙和網路「釣魚(Phishing)」之類的操作,可說到處都是,讓人防不勝防。有時壞人也會把網址偽裝成知名的公司,例如把「孤狗(Google)」的網址 https://www.google.com/ 變裝為 https://www.goog1e.com/。您能看出這兩個網址的不同嗎?仔細瞧瞧,第二個網址是把 google 中原本的英文字母 l 改成阿拉伯數字的一(1)了,因此,您如果把第二個網址看成「孤狗」的官網,那麼,您就被騙入局了。另外,電子郵件可能會收到以「雅虎(yahoo)郵箱管理組」或是 gmail 的管理群的名義寫來的電郵,說:「因為信箱功能要提昇(或是更新),需要您提供個資加以確定」,但是如果您小心查看寄信人的網址,您往往會發現,那原來是個人的信箱(不是雅虎或是孤狗公司工作小組的電郵信箱),有的甚至是來自巴西或是不知名地區的信箱。了解種種千奇百怪的「釣魚」和詐騙術,花樣看多了,對這樣處處是陷阱的世界,令人常有防不勝防的驚嚇,只好採取了以不變應萬變的做法(尤其是在退休後,生活簡單,不必交際應酬),凡是我不認得的電子郵件(廣告、邀約、獲獎通知、資料更新……),我看都不看,一律刪除。我通常也很少上網購物(只到我能信任的公司網站,例如亞馬遜和達美及聯合航空公司等等),儘量避免個資和信用卡號碼的流出,因為一旦個資被偷,就會成為持續很久的夢魘(我讀過一些個資遭竊後的悲慘故事報導,雖然經過好多年的努力,試著澄清,但他們都難以清洗乾淨,換回清白,因為被竊的個資會被當作商品一般的出售和轉手,很快就會輾轉流到了世界各地,於是來自世界各地購物要錢的信件便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