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歲月磨損,或人為的破壞之後,
再厚重的牆壁也會傾倒,
再粗壯的梁柱也會崩塌。
千百年後,人們憑弔遺址,
在發諸思古幽情之外,
更會驚嘆於這建築如何被造起的神奇(註1)。
在佩思東(註2),那座原本陰暗的希臘神殿,
今天在陽光下顯示出每一巨大石柱的量感;
在龐貝,無數失去屋頂的民宅
揭露出櫛比鱗次的市、街結構;
在英國,太多優美的教會被焚壞(註3),
卻因而令世人欣賞到
大教堂的壯觀骨架和修院的複雜隔牆。
在燦爛的陽光照射之下,
原本灰暗的牆角再度有了顏色,
一座座斷垣殘壁像雕塑般豎立,
而變得神聖莊嚴。
唯獨阿房宮的木梁木柱早已化為灰燼,
在一層又一層的黃土下嘆息。
x x x
註1 建築大師路易士康語,意謂建築一旦落成,人們就只管使用它,而忽略了它自泥土中成長建造
的意圖;只有當建築變為廢墟,人們才會另眼相看。
註2 Paestum,義大利拿坡里以南的希臘神殿。
註3 全英國有無數中世紀教會,因亨利八世與教庭分裂而被焚毀。
圖1 Piranasi 有名的古建築畫之一 --羅馬浴場遺跡。
圖2 Paestum的希臘神廟遺跡。
圖3 在龐貝的街屋和英國Jedburgh修院遺址。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