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米飯是生了煤炭用火爐煮出來的,和後來的大同電鍋,甚至現在的電子鍋當然不能同日而語。
那時,在笨重的飯鍋裡淘洗顆粒小小的米粒,要將洗米水倒出時,通常是一手扶著飯鍋邊上,另一手為了不讓米粒隨著倒出的洗米水流出,手掌還得彎起成個小杓狀,等著接「漏網之米」,可心裡再怎麼提醒自己,阿祖或媽媽再怎麼「耳提面命」,總還是會笨手笨腳的讓白米有機會「溜」出去透氣。
這下子就得水槽裡仔仔細細一粒一粒揀回飯鍋裡,可別想偷懶,讓洗米水「順便」把那幾粒「頑皮」的米「夾帶」到洗碗盆裡(以前淘米水會留下來洗碗盤,既可去油漬,又環保無污染)。讓阿祖逮到時(其實是一定會被識破),少不了又是一課「庭訓」,阿祖會從她小時候「悲慘」生活說起,再說到農夫辛苦耕種,然後「恐嚇」說有米飯吃的人若「暴殄天物」將遭「雷殛」,最終目的就是要我們姊妹學習珍惜有米有飯吃的生活。
童年時代,也不知是害怕被抓住「庭訓」一番,還是阿祖和媽媽「日復一日」的「指導」有了成效,我們也慢慢懂得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洗米時於是慢條斯理,再不讓任何一粒米「偷渡出境」,如果真有「照顧不周」的米,也一定一粒粒揀起來沖沖水再放回飯鍋裡。
洗米只是煮飯的「前置作業」,飯要煮得香Q好吃,水量和火候是兩個重要因素。通常放進飯鍋裡的水量,是依照經驗法則而來。阿祖總是說「把手壓在米上頭,水再加到手腕那裡。」這「手腕那裡」到底是「哪裡」?天知道阿祖的「老手」和我們姊妹的「小手」是有差別的,我們剛開始當然是測不準的囉。
水量加得不對,煮出來的飯不是太稀就是太乾,這都還其次,最慘的是,火候再沒控制恰當,煮出一層厚厚的鍋巴,那阿祖及媽媽跟前「垂首聽訓」是逃不過的了。
那麼多鍋巴怎麼辦?照吃。
阿祖和媽媽挖塊鍋巴放在掌心上,然後兩手搓揉一番,一粒圓圓的鍋巴飯團就形成了。就這麼吃?淡而無味。有時阿祖在鍋巴飯團外抹上一點點鹽,這就能觸動味覺,吃起來還真能「口齒留香」呢!三不五時阿祖也會變個「花招」,鍋巴飯團最外層滾上一層糖粉,就成了下午我們喊餓時的「甜點」囉!
自從小學四年級,家裡的第一個電器「大同電鍋」「進駐」之後,「鍋巴飯團」就一年年沉澱成遙遠的記憶。使用電鍋煮飯的現在,就是想煮出鍋巴也難,就甭再「肖想」什麼甜的鹹的「鍋巴飯團」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