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台北城市舞台(原社教館)強檔推薦
5/23(Sat) 19:30
5/24(Sun)14:30
對於「舞中劇、劇皆舞」的芭蕾舞劇《牡丹亭》之觀
文/ 國立中山大學 劇場藝術學系 李怡瑾 助理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 劇場藝術學系 李怡瑾 助理教授每個國家或每個民族,都一定會有它最精緻、最深沉、最深刻、甚至可以用來代表民族精神的文藝。雖然芭蕾舞的起源並非在中國或臺灣,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的是:中國戲曲在劇場的發展自古以來始終以「無聲不歌、無動不舞」的樣貌呈現,在今日已呈頹勢。於是,該如何以芭蕾舞的神韻來結合21世紀的審美意識,使《牡丹亭》這部中國古典文學經典重新產生新的藝術生命和光芒,可以說是高雄城市芭蕾舞團這部《牡丹亭》最耐人尋味之處。高雄城市芭蕾舞團這部以「跨文化」和「跨領域」創作的芭蕾舞劇來說,我們在整個流暢的演出過程裡,除了看到了原著裡許多「文學性」的劇詩經典幻化在舞台美術的投影之中,亦看到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的舞者們以精湛技藝把《牡丹亭》這部平面的文學經典「立體化」。此外,對於音樂融合以西方樂器和我國民族音樂樂器的配樂,亦是一種表演藝術的「跨領域」融合。而這諸多的「多元」藝術元素所呈現出來的演出,使得這部芭蕾舞劇更顯出豐富的表現感。由是,《牡丹亭》的「舞中劇」,為觀眾提供了芭蕾舞在視覺上可以感受的表演藝術之美與古典戲劇經典的雅緻;而這部《牡丹亭》的「劇中舞」,更為這部流傳了四百多年的中國戲劇經典的餘韻,點綴出華麗而優雅的舞蹈語彙……諸此種種,可以說這部芭蕾舞劇在多元藝術探索的實驗獲得了相當大的成就。筆者觀賞了這部由芭蕾舞詮釋的《牡丹亭》,甚且為這部舞劇的「跨文化」成功創作,更進一步地思考了劇場藝術立基於「文化記憶」的創作借鑒價值……如果我們能夠以創新嘗試的態度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那麼我們將可以在「表演藝術」和「劇場藝術」的發展過程中,開創出一番新的局面。團長張秀如女士帶領著她的「高雄城市芭蕾舞團」來詮釋我國古典文學經典的劇作《牡丹亭》,使得這個西方表演藝術形式的表演藝術增添了中國古典文學在視像上的獨特表現,這對於今天世界文藝市場的思考而言,會比其他不具文化深層代表性的表演藝術來得強得多。雖然芭蕾舞劇《牡丹亭》是「高雄城市芭蕾舞團」於2007年製作的作品,但也正因為「城市芭蕾」這部以中國古典戲劇經曲的《牡丹亭》為題材,再加上張秀如團長以芭蕾舞來作為這部製作呈現的主要演出形式…… 這樣的巧思,不但使《牡丹亭》這個膾炙人口的劇作更添了文化的深度,更是讓芭蕾舞對劇場藝術的詮釋更增加了廣度。這在藝術創作「風格化」成為各個表演團體發展圭臬的現今。藝術家(或是藝術團體)該如何強化自身的行政與宣傳作業,以期朝向「產業化」的發展來擴大經營的區域性……的確是一個值得我們認真去思考的。畢竟,除了藝術形式外顯的「廣度」之外,如何能夠在這廣大的表演藝術場域中找出其中內含文化的「深度」而形成「文化記憶」?著實也是我們在「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的《牡丹亭》中所能感受到的成功之處。對於「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創作的這部「芭蕾舞劇」《牡丹亭》,筆者認為它可以說是一部追求藝術形式在「文化記憶」實驗的成功作品。這個作品不但把中國古典戲曲經典呈現於視像,更讓「跨文化」的表演藝術與劇場藝術有了一個發展的嶄新風貌;這部《牡丹亭》在文化深度和藝術廣度創作所面臨的這些個課題,已出現了「古韻新藝」的藝術「重塑」,並讓舞蹈藝術內容出現的「民族形式」內涵有了很好的發揮。日後,我們期許更多的相關領域學者和藝術工作者通力合作。畢竟,藝術理論的構築來自於藝術實踐的成果;而藝術實踐的成果若缺乏藝術理論的探討,則可能因此乍現於「形式」而終將流於一時的「潮流」。職是之故,唯有理論的系統構築和藝術的實踐齊頭並進,讓這些藝術實踐的成果,不僅只是流於乍現於一時的「潮流」,而是被持續實踐成「文化」、並在理論的多元探討下成為「記憶」,這才是最值得我們期待的發展結果。最後,我們也期許高雄城市芭蕾舞團能夠持續地在日後,持續地展創作出更多富有「文化記憶」的作品,並期待它不斷地為南臺灣劇場藝術的發展史寫下璀璨的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