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己的行為反省起 劉桂光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12.17)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12.18)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12.19)
以上三章是<顏淵第十二>卷中的連續三章,記錄了季康子向孔子請教關於政治的問題。儘管問題不太一樣,可是孔子回答的內容在基本理念卻一致,即要求季康子深切的自我反省,以身作則而為人民之楷模。儒家認為「徒法不足以自行」,好的規範制度(法律)固然重要,也需要有德之人去維護與貫徹,這也就是本卷第一章孔子回答顏淵問仁的內容:「克己復禮為仁。」(12.1)從這裡我們可看出自我節制、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http://tw.myblog.yahoo.com/liu21214/article?mid=1519&prev=-1&next=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