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myblog.yahoo.com/liu21214/article?mid=236&prev=277&l=f&fid=22
繪本可以運用在各種年齡層的生命教育上
關鍵在於引導的深度與廣度
我們介紹的部份著重在針對高中生的程度
當然也並不一定只能用在高中生
也一定還有其他的觀點與引導
歡迎大家指教

繪本系列1--最想做的事 文/瑪莉.佈雷比 圖/克利司.K.索恩皮 譯/黃迺毓 遠流出版社
大意與背景說明:
本書的主角:Booker T. Washingtong是美國的黑人教育家,童年時家境貧困,南北戰爭後黑人重獲自由,但是心智卻因不識字而仍受桎梏,生活在成天為餬口而付出勞力的文盲中間。Booker每天跟隨著父親與哥哥到鹽場去工作,可是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學習閱讀。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他看到一個人在村子裡為大家朗讀報紙,這再度激起了Booker的渴望。於是Booker向母親提出想要學習閱讀的想法,母心深刻的瞭解到他的需求,於是送了他一本書。Booker也緊握住自己長久以來的夢想,使抓住學習的機會,向那位識字的讀報先生請教,終於開啟了燦爛的人生。
渴望學習、閱讀的動力不斷地驅使他前進,他白天做事,晚上便在一個夜校讀書,後來到師範農業學校做工讀生。學校入學考試時,他又把握住機會向校長說明:因為家中貧困,他需要半工半讀。結果校長給他一把掃把要他掃地,他把這件工作做的非常好。校長看他把累積很久的塵埃都清理乾淨,就錄取他了。……
觀點:
- 沒有自我渴望學習的動力,所有的學習機會都將毫無意義。
- 學習除了個人的毅力堅持之外,家人的陪伴與支援也非常的重要。
- 只要不放棄,就永遠有希望。Booker家中雖然貧窮,其他的兄弟或同伴也許都放棄了,可是他卻堅持自己的夢想。同樣的機會提供出來,懂得堅持的Booker得到了這個機會。
- 先要自我幫助,別人才會幫助你。得到他助之後,要能回饋更多的人,如此才能再次得到別人的幫助而可以不斷成長。
討論:
- Booker如何透過文字去想像聲音?
- 環境可以決定一切嗎?
- 一個良好的學習需要包括哪些因素?
- 對Booker而言,誰是最關鍵的人物?
- 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歡迎您來生命不落國http://tw.myblog.yahoo.com/liu21214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