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彎月同一醉
情濃怕聞雨霖鈴
證因中無先有果
快樂--------------------------------開心
尋尋覓覓李清照
影影綽綽柳白衣
顔筋柳骨曼卿筆
石延年(九九四-一一0四一),字曼卿,一字安仁,祖居幽州,後遷居宋城(今河南商丘)。屢試不中,宋真宗時補了一個三班奉職的官。宋仁宗時,任山東省金鄉縣知縣。因政績卓著,升調光祿大理寺丞。宋景祜二年(西元1035年),因事貶職,到海州任通判。在海州任通判期間,他廉潔奉公,深受老百姓和同僚們的欽佩。每當工作閒暇時間,他經常到石棚山讀書彈琴,飲酒抒懷。當時的石棚山樹木很少,到處是亂石雜草,他叫衆人將桃核裹上黃泥,抛向山上的亂石間。後來,桃核果然在石縫裏生根發芽,長成了滿山的桃樹林。大文學家蘇東坡有詩贊日:“芙蓉仙人舊遊處,蒼藤翠綠初無路。戲將桃核裹黃泥,石間數擲如風雨。坐令空中出錦繡,依天照海花無數。”現在石棚山還存有“石曼卿讀書處”石刻,爲明代知州廖世昭所題。明嘉靖海州刺史王同爲了表達對石曼卿的敬仰之情,在天然石棚上題寫“高行清風”四個行楷大字,落款爲:“中原王同爲石公曼卿書”。 石曼卿爲人豪放曠達,不拘小節,不圖名利。不但詩詞、書法的名氣很大,而且酒量也大的出奇,更是無人可比。他在京城開封時,認識一位元叫劉潛的布衣酒友,當時在京城鬧市區新開了一家王氏酒樓。一天他和劉潛相約到此飲酒,兩人到了王氏酒樓坐下來就喝,一句話也不說。一杯接一杯,一壇喝完再開一壇,喝個沒完沒了。從上午喝到中午,從中午又喝到下午,喝了足足一整天,竟然沒有絲毫醉意,直到日落西山,他們還不肯放下手中的酒杯,把王氏看呆了,還以爲這二位是神仙呢?天黑了,兩人仍然面無酒色,拱手而別。第二天,此事傳遍了京城,說有兩位神仙到王氏酒樓喝酒,過了一些時間,大家才知道傳說中的兩位酒仙就是石延年和劉潛二人。 後來,石曼卿被貶任海州通判,這位酒友劉潛因喝酒找不到對手,竟然不遠千里從開封到海州,來找石曼卿飲酒。石曼卿聽說劉潛來訪,更是驚喜若狂。親自乘船沿海州西南石湫河前往石闥堰去迎接。兩人一見面,也不去找酒店了,就在船上喝起來了。他們從晚上一直喝到半夜,眼看船上載的酒快喝光了,劉潛看見船上有一鬥醋,就把醋和剩下的酒倒在一起,又喝了起來,直到把酒和醋都喝光了,天也亮了,兩人又喝了整整一夜。如果說石曼卿是酒仙,道不如說他是個酒怪,他喝酒還有很多荒唐的喝酒方式:帶著枷鎖喝酒叫“囚飲”;爬到樹上喝叫“巢飲”;用麥杆束身叫“鼈飲”;夜裏不點燈喝叫“鬼飲”等等,真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常言說:“酒多傷身”。宋仁宗愛惜他的才能,怕他喝壞了身子,於是就下旨讓他戒酒。這本是好事,是對他的關心愛護,往往好心都沒有好結果。沒想到這一戒酒,石曼卿卻酒渴成病,不幸英年早逝,終年48歲。因戒酒而死的,在歷史上並不多見吧!他死後,他的酒友蘇舜欽寫了一首悼亡詩《哭曼卿》:去年春雨開百花,與君相會歡無涯。高歌長呤插花飲,醉到不去眠君家。位酒友想到亡的還是喝酒,而且還是大男人頭上插著鮮花喝酒,多麽放縱不拘禮節啊!只是他的酒量不如劉潛,竟然在石曼卿家喝醉了。
偶然偶然
留君一笑自溫柔
我等同歡再接手
晚安.醉愛之友~~~~~~好夢唷橄欖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