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玉晴
過年前,張老先生要兒子去買桂花樹種在庭院,讓訪客有「貴」客盈門的吉祥意,可是年後,張老先生看到庭院多一棵樹,質問:「是誰在這裡種樹?」兒子回答是父親交代。沒想到老先生竟氣呼呼地指責兒子,自作主張還強辯,父子倆為了一棵樹,吵得不可開交;兒子氣不過,帶老父就醫,請醫師治治「老番癲」。
話說過就忘、性情大變、愛罵人,在門診中,常有家屬帶著老人來就診,說老人以前的性格很好,但最近常無理取鬧,凡事看不順眼,甚至連家人的名字都叫錯,要罵女兒卻罵成媳婦,搞得全家不安寧;還有老人「嘸頭神」,明明在炒菜,跑去聽一下電話就忘了炒菜,差點「火燒厝」,甚至出了門,就忘記回家的路。
如果把老人的健忘、性格改變、無理取鬧都當「老番癲」,不予理會,可能錯過失智症治療先機。
老人健忘,或者對新事物學習失去興趣,學了也沒有成效、性情大變等,都是失智症的先兆,但遺憾的是,多數被帶到診間的老人已進入失智的第三、四期,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根據統計,65歲以上人口,約有10%罹患失智症,到85歲則激增為50%。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失智人口比率逐步增加,只是很多未被診斷出來。
失智症成因為多發性,除了老化因素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中風等慢性病,以及抽菸、喝酒、生活壓力大,都會增加腦神經元的氧化壓力,造成失智風險增加。
治療失智症包括藥物及非藥物兩種,口服藥物易被患者排斥,或常忘了吃藥,目前最新藥物貼片將獲健保給付,可減少自費開銷;失智症藥物主要是增加腦內神經傳導物質,藉以改善失智症狀(特別是認知功能),而行為治療、運動訓練、環境調整等,也可減少精神及行為症狀、減緩生活功能退化,降低焦慮、不安的負面情緒。
門診常見長輩一旦退休,智力及活動力明顯退化,因此,建議退休老人要保持社交活動,最好學習新事物,不斷刺激神經元,讓腦細胞持續活化,以降低提早失智的風險。
#############
http://health.chinatimes.com/blog/blue/index_at484.html
2008-07-10 10:54 │ 迴響: 0 │ 點閱: 383 |
推薦(2) 轉寄(3) 列印 |
根據主計處最新統計,台灣失智症人口已超過十五萬人,且將以每天十四人、每年五八○○人持續增加。醫界指出,面對此一「啃食記憶的世紀之疾」,國內許多照顧者卻因肩負太多責任、難有旁人幫助而成為憂鬱症高危險群,非常值得注意。
失智症協會昨天邀集產官學及家屬代表舉辦《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論壇》,其中肩負第一線照顧責任的家屬們都指出,政府目前對失智症照顧者的知能訓練、乃至於外勞聘雇,仍缺乏完善照護政策因應。
一名必須同時照顧中風婆婆及失智症母親的女性家屬就表示,以她一人之力要照顧兩名失能老人根本分身乏術,但申請外勞須通過《巴氏量表》,婆婆因癱瘓在床不成問題,已重度失智的母親卻因能走能跳,申請過程困難重重。
她說,對家屬而言,照顧一名會走失、對家人惡言、暴力相向,甚至可能放火燒房子的失智症患者,要比照顧一名中風患者耗費心力千萬倍。即使好不容易請到外勞,外勞也常因受不了失智老人的失常行徑,動輒給家屬臉色看,要不就直接落跑;而面對接下來六個月後才能重聘外勞的空窗期,家屬只能含淚苦撐。
還有家屬說,家裡的長輩分明已是經專業鑑定的重度失智者,且目前國內外根本沒有有效的失智症治療藥物,為何政府卻執意要求個案須每兩年辦理一次重新鑑定?造成家屬不必要的負擔。
身兼台大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的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由於多數失智症症狀都是以各種精神疾病來表現,包括重鬱、躁鬱、妄想,嚴重者甚至有的會性格改變,跟發病前判若兩人,對家屬造成極大衝擊。
雖然失智症家屬究竟有多少比例會因照顧壓力過大衍生憂鬱症,目前國內外尚缺乏大型的流病學研究,但臨床觀察確實相當常見。
李明濱舉例,曾有患者妻子因丈夫不斷懷疑她不貞,任憑她如何好言解釋,老公仍對她冷嘲熱諷,導致她先是每日以淚洗面,最後則嚴重失眠、憂鬱,必須仰賴藥物才能勉強度日。
(本文摘自中國時報2008.7.6,黃天如/台北報導)
(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腦神經內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