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軟腳蝦趴趴走
市長:蕭金星  副市長: 緣淺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運動競賽戶外活動【軟腳蝦趴趴走】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生活資訊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挑鞋的秘訣
 瀏覽2,112|回應0推薦1

蕭金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煙村

 

挑鞋的秘訣

完全平底~未必好  

X)完全平底的鞋反而不符合人體工學,腳踝肌腱(阿基里斯腱)在鞋子完全沒有高度的情況下,反而會被拉緊,走久易痠痛。

O)理想平底鞋跟要有1 2公分的高度,腳踝肌腱 才會處於最舒適狀態。

鞋底要軟對位置 

O)理想走路鞋的鞋底可彎曲,彎曲點在前1/3處,因為腳底後2/3 為足底筋膜,鞋子後2/3如果過軟,就無法提供足夠支撐。 

X)鞋尖朝下彎壓,如果整個鞋底都可隨意彎曲,就表示過軟,戶外走久會使大拇趾骨處痠痛,這種軟鞋只能在室內走動。 

辨別真、假皮

O)舒適的走路鞋最好是真皮,真皮柔軟具延展性、透氣不易發臭且較耐用。只要是牛皮、羊皮等動物皮,只要用手指稍微撐開,都可看到不甚平滑的毛細孔。 

X)人造皮再怎麼用力撐都看不出毛孔,而且假皮紋看來會很規則。 

後護跟 不要太軟

O)用拇指和食指夾壓後護跟,要稍有硬度,才能提供腳跟及腳踝一定支撐。  

X)太軟的後跟支撐度不夠,造成腳跟不當施力,容易痠痛和形成蘿蔔腿。 

後跟要有彈性

走路每跨出一步,就有體重的0.71.5倍重量落在腳底,反作用回衝到足踝關節、膝關節,甚至會影響頸椎,嚴重可能造成膝關節衰退、腰或肩頸痠痛,為減低衝擊,鞋底一定要有彈性軟墊,才能避震,如上圖用手指按壓鞋墊測試軟度,要感覺略有彈性才行。


內側最好有支撐

按壓鞋子內側中後方,要加軟墊或硬襯支撐,因為人走路時腳掌並非直直踏,而是腳跟先著地後,稍微往內旋再回正,因此腳內側需要更好的支撐,不然走久小腿肌肉及前面的脛骨會痠痛。

《走路鞋》自我檢測腳型

選鞋可不是看尺寸,挑外型就好,而是要按照每個人腳型情況來挑選,才能真正選到適合且無害身體健康的好鞋,一般來說,腳型除了正常型,還有沒有或足弓不明顯的扁平足,以及足弓過高的高弓足,如何知道自己屬於哪一種腳型,不妨來自我檢測一下吧! 

1、原地踏步數十下後,停下腳步請人幫忙從後方觀察。

2、從後方直視,如看到較多的足部小拇趾部分,表示重心在內,較屬於扁平足。 

3、從後方直視,如看到較多的足部大拇趾部分,表示重心靠外,屬於高弓足。

看鞋底~辨識腳型

《走路鞋》不同腳型選鞋重點

扁平足的鞋:
無論是完全沒有足弓的「結構性」扁平足,或是只有些微足弓的「功能性」扁平足,這類人走路時內旋角度過大,造成膝關節較鬆,腿部肌肉韌帶相對要承受較大負荷,因此要選擇鞋墊較硬,底較薄的款式,才能提供足部較多穩定性,醫師也不建議挑選較軟的氣墊鞋,乍穿可能很舒服,但走不久,且腳會痠痛。

高弓足的鞋:
高弓足的人走路會異常外旋,因為沒有內旋來減緩衝擊力,造成膝關節較硬,壓力較大,選鞋應以軟墊、彈性厚底為主,才能減緩衝擊力量。

《走路鞋》合不合腳check

鞋前端
腳跟完全抵住鞋後跟後,以手指按壓鞋前端,至少要保留11.5公分的距離,這是要預留前進時腳會往前移動的空間。

腳寬
腳的最寬處要剛好符合鞋子的最寬處。

腳背
腳背太低會不跟腳,行進時腳容易移位,不舒服也不利足部健康,太緊也會不舒適,如果鞋子大小剛好,但因腳背過瘦,可再前端加鞋墊。

踝關節
確認踝關節處的鞋緣是否太高或太低,剛好才不易磨腳。

在家走走看

店內再怎麼用力試穿,還是無論確定實際上路後會不會有問題,所以買回家後,穿著在家裡活動半天,就會知道這鞋到底適不適合,只要不穿出門,依消基法7天內憑發票都可退換。

正確穿鞋方式

將腳跟完全抵住鞋後跟,然後將鞋帶拉起綁好,鬆緊度以舒適,且腳在鞋內不易移位為原則,如此鞋子才會完全包覆並保護、支撐足部,走起來較舒適健康。

 

轉載網路郵件資訊Power Point內容

原著:白淳升 

博士聯安診所骨骼肌肉健診中心主任

陽明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兼任講師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869&aid=391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