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山河萬里
市長:皮介行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人文藝術其他【山河萬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天人書院〔總論〕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改革〔大成至聖先師奉祀體系〕──迎接中華新世紀
 瀏覽291|回應0推薦0

皮介行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一.緣起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子77代孫孔德成,上月病逝台北。據報刊消息:台當局內政部門表示,將檢討“奉祀官”職位的存廢問題。 他們認為,奉祀官的設立具有傳承孔孟道統,發揚儒家思想的重要意義,除出席祭孔大典,擔任主祭官之外,也應發揮更多文化功能。孔德成逝世後,奉祀官繼任人選如何產生,以及奉祀官制度如何順應時代需要予以調整,將等孔德成的治喪事宜辦完後,參酌家屬意見並會商相關機關,妥慎處理。

東華大學歷史系教師張璉對此問題做出反應,他在台灣聯合報[11/4]投書稱:

“孔子嫡傳一脈繼承奉祀官,象徵著中華固有文化傳承,政府任命新一代奉祀官有積極意義。但自古以來,宗法世襲必以嫡長為主,倘嫡長子已逝,則由嫡長孫繼承,倘無子嗣,始由旁支繼任,其繼任方式都有一定的原則,若依內政部的說法,豈不徒增家族困擾嗎?“.

或有人認為,今日民主政治的體制,還有世襲制的奉祀官,未免封建而保守,然而其背後的象徵意義遠遠大過實質意義。自兩漢以降,儒家學說已成為中國文化的本質,歷代君主莫不據此為治國基礎與核心價值,鄰邦四境如朝鮮、日本、越南與琉球也深受影響,至今南韓、日本仍有孔廟祭典,千餘年來彼此皆有著共通、共有的文化素養與文化認知,形成一個以儒家文化為底蘊的東亞文化圈,也成為東西文化體系互為對照的基本內涵。後人不過是藉著封裔世襲的形式,傳達對儒家文化道統的認同,也表達對孔子的崇敬之意。…..如今世風日下,格外緬懷孔德成在台六十年的正統意義,而兩千年來中華固有文化的核心價值與存續發揚,皆值得這代的台灣人深思。”

另外齊魯電視台播出一個提議,建議中央政府繼續冊封“衍聖公”。認為:為便於孔氏家族血脈傳承;為保留文化傳承的具像載體之必要,應該在大陸地區設立“衍聖公”。

二.關於改革〔大成至聖先師奉祀體系〕的討論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情勢就是,中華民族從華夏部落群開始壯大,而有三皇五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國家與文明開化。繼而有孔子承繼文化之統緒,而為萬代不刊之素王,孔子逝後有孔廟及其祭禮的設立。據網上資料顯示:西漢平帝元始元年〔距孔子過世478年〕,平帝為張揚禮教,才開始封孔子後裔為褒侯,以後封爵不變,爵位名則常有變動,至宋仁宗至和二年改封衍聖公,直至民國24年,國民政府廢清朝世爵,改衍聖公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為特任官仍世襲。

從這樣的歷史現象,我們似乎可以這樣理解:

1.     孔子後代之受封爵位,幾乎與中國君主專制體制相始終,其爵位實對應於世襲皇權體系的,國家進入共和體制後,世襲專制體制全面取消,單單剩下一個 衍聖公爵位,不免奇怪,也頗為尷尬不倫,所以才有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之改變。

2.     專制君王之所以要封孔子之後,固然可以說是他們景仰孔子的一種表現,但也可以說是一種 天無二日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表示,即使大聖孔子已經過往,帝王還要拉出來追封,如封孔子為 ,則封其子孫為 ;封孔子為 ,則封其子孫為 ;表示天之下,地之上都籠罩在王權的統管之下。如果按之以現代民主共和之理則,以及全球化的現實,全球正走向命運共同體,正在形成全球體系,以及全球基本價值理則。國家只為全球體系之一員,政府雖為國家之代表,實質上也只是組成國家諸要素之一。在此格局下,政府已經不應該掌管一切,政府已經不能世襲,如何還能設立一個世襲的官位?國家元首以降的所有官員都沒有爵位,如何還能有一個世襲的爵位?

3.     古代帝王因為是家天下世襲制度,而此世襲地位的取得常常不正,常常起爭鬥,為加強王權的合法性,表示一種天與人歸的象徵性,所以必須祭天祭地,封聖賢之後,以取得更多的正當性象徵。現代政府建立在人民主權,全民同意的基礎上,其合法正當性建立在憲法與民主選舉的基礎上,本就無需弄取一些政治或文化花瓶,用來補強合法正當性。且因為帝王權位太大,其轉移與繼承又無法建立妥善解決辦法,為了息爭減少流血,只好建立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立嫡制度。但具體實施上也是問題多端,並不能真的息爭,而且立嫡不立賢,更常使國家落入危亂境地,而陷人民於水火。所以清康熙皇帝經過痛苦的立嫡失敗後,下決心另建秘密立儲辦法,以後的實踐證明,還是比較能保障繼任皇帝品質的。由此可以看出,立嫡不是優良制度,既不公平,也無法保證安定無爭,更捨去了非常重要的立賢原則。而且經過歷史變動,孔德成也非真正的嫡長孫,要說立嫡也不成其嫡系大宗子啊!所以,即使國家有必要續立孔子之後,也應該依據共和原則,廢棄立嫡的假命題,另建一套以賢為主的任命制度。

4.     論者有謂繼續冊立衍聖公,意謂著: 兩千年來中華固有文化核心價值的存續發揚。問題是兩千多年來,孔聖後代一路得到冊封,但是他們對於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的發揚,究竟有多大的貢獻呢?從孟子.荀子.董仲書.司馬遷.文中子.程朱陸王以降,只有子思孔伋‧以及唐代的孔穎達足當大任,但兩者均是未受冊封的。由此也可以反應出一種“道在民間.學在山林”的特質,也就是受到官府拉攏封賞,世襲其位,一生安富尊榮的,經常不能艱苦奮鬥,心志卓絕。反而是一些來自民間,條件不豐厚的人家子弟,刻苦奮鬥,每能成為一代大儒。那麼封一個世襲爵位做為花瓶,做為一個姓氏族長,究竟對國家民族的文化昂揚有何價值呢?

5.     那麼是不是就取消此職位,不再任命 奉祀官了呢?我想此職位雖名稱有變,但實際上已經延續了2008年,具有歷史的威望與重量。特別是中國做為亞洲領袖的時代,儒學道統及 衍聖公實際上擔當著朝貢體系文化認同的象徵,對中國的領導地位,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歷代做為專制王權附庸的 衍聖公未能在文化創造上發揮大作用,應該跟歷史條件與政治環境有很大關係,不一定是此職位本身的問題。在新的歷史條件與新的政治環境支撐下, 奉祀官或可能發揮重大作用,成為中華新世紀的文化象徵,值得兩岸中國政府認真思考:

其一.近代世界在西方弱肉強食,崇尚鬥爭,軍政掛帥,動輒棍棒相加的思維主導下,已經發生太多的戰爭與殺戮,特別是在當前的核武環境下,人類有可能迅速走向滅絕,任何還有良知血性的人,都必須全力阻擋核子戰爭的發生。既然我們相信中華文化是和平.和諧.和睦的文化,既然我們相信中華文化將繼西方而成為世界主導文化,那麼我們就必須對世界的和平結構,做出先期而重大創新。政治與軍事活動及其人員,因受思維定勢與生命業力的導引,總是從衝突與勝負的觀點看問題,非常不適合於和平事業。唯有從事文化及信仰活動的人員,能夠自然而然的從己立立人角度看問題。因此為了肩負世界和平的使命,為了向世界貢獻中華民族的智慧,中國必須先期規劃及提出世界和平的可行方案,中國必須在世界和平進程上扮演主要角色。而最適合扮演這一個角色的就是儒學道統傳人。對內他可以做為儒學領袖,引導全國儒者的團結互濟,振興儒學。對外他是中華文化的代表,是中華文化特命全權大使,參與並引導世界和平進程,參與世界和平會議.宗教會議.文化會議,並可以在世界範圍代表中華文化與其他各國文化進行交流,提振中國文化軟實力,強化世界人民對中華文化的喜愛與認同。

其二. 至聖先師奉祀官不應只是家族血緣的代表,更應該是中華民族及中華文化的代表,其選拔必須具有文化代表性,必須具有適當的普及性,也必須要有適當的流動性,以收凝聚人心,擴大影響,儲備人才的作用,至於血緣與族姓關係應列為最後考慮。所以新一屆 奉祀官 的產生辦法及其選拔,應由兩岸政府.學界及孔氏族人合組代表,充分討論後進行之。至於其選拔原則我想:1.改為任期制,任期10年,連選得連任,以實現適度的流動性,增加中華民族儒學大師的儲備。2.其任所定在山東曲阜。山東既然有 [中華文化標誌城] 之設想,與其建一個缺乏文化重量的水泥叢林,不如以 奉祀官 的任所為中心,真正建立一個有文化重量,有世界吸引力的中華聖城,而以奉祀官 為該城首腦。3. 基於任務的繁重,基於兩岸現狀,基於繼承孔子血脈的需要,奉祀官 可以任命15位,以合五行之數,一正四副,其中一位必須是孔子後代,由其任孔氏族長,處理孔氏事務。台灣必須有一位,長駐台北,以代表中華一體合同共進。大陸至少一位,長駐曲阜,海外華人世界可以有1—2位,經常在世界各國巡迴訪問,推動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與交流,包括指導海外孔子學院的文化教學。4. ”奉祀官的職銜可以改變,可以添加,以符合其身份與任務需要。我想應該給予多個頭銜,比如: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中華聖城首腦.中華儒學主席. 世界孔子學院聯合會主席,以適應其任務需要。5.其經費應由兩岸政府依一定比率撥付[視同捐款.不由相關部門監督考核] ,此經費只要能達成其最低存立需求即可。其他活動需要應該啟動世界性捐款,以增加其崇高性及獨立性。其屬員應該由五位奉祀官,依經費.依需要自行設立,不由官方派任,其經費使用情形,亦由五位奉祀官自行建立考核與報銷機制。6.如果因為台灣情勢複雜,一時沒有辦法共推奉祀官,大陸政府就應該當仁不讓設立1—3位正副奉祀官,做為儒學的象徵與正式領導人,努力推動中華文化的振興及其全球化。

三.結語

中華文化一向有天下情懷,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因為有此天下情懷,華夏部落群才逐步壯大而成中華民族。但自清中葉以後,中華文明被打趴到地上,華夏天民變得鼠目寸光,氣息奄奄,心靈狹小,大志全無,以至於完全不能理解祖先的浩大心靈,視先人天下懷抱為眛於現實,妄自尊大的封建糟粕,棄之唯恐不及。現在中國漸壯漸大,春光明媚,聲威略起,正是中國人恢弘氣度,再建天下懷抱的時候。此時改革〔大成至聖先師奉祀體系〕,既用以強化中國內部的文化傳承與復興,更可以做為中華文化向世界投射的支點與使者。而且 至聖先師奉祀官,可以依據世界和平的需要,以中華文化興滅國.繼絕世.天人合一的王道精神,推動中國的全球化文化願景,重建中國在世界範圍裡應有的地位與角色,凡此種種正應是現代中國人迎接中華新世紀的根本要圖,值得所有中國人認真思考。

雖然以上的設想還比較粗糙,但只要海內外仁智君子,拾遺補缺,加磚添瓦,共同投注心力,則迎向中華新世紀的〔大成至聖先師奉祀體系〕,還是可以建立起來的。故特向兩岸政府及儒學界提出這個設想,盼各位朋友加以傳佈及討論,感激不盡!

孔子2559114[08] 皮介行 寫於 江漢之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715&aid=315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