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山河萬里
市長:皮介行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人文藝術其他【山河萬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天人書院〔詩歌〕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我的詩觀------關於格律之我見
 瀏覽408|回應1推薦0

皮介行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一.緣起

我生性疏懶,但頗好讀書,五柳先生所謂“好讀書,不求甚解”的自嘲卻深得我心。讀書如此,寫詩也是如此,自高中年歲,偶得機緣寫一詩後,就開始斷斷續續持續寫下來,原來也抱著“只可自愉悅,不堪持贈君”的態度,不求發表。三十多年來,除在少數幾個刊物發表過幾首外,概未刊印,年初因為電腦故障差點丟失,為求保存才全部上網。於是有人以格律.以平仄相責備,甚至以“詩盲”之榮銜加之。特別是〔水雲澗〕詩歌論壇上,版主大人殷殷以平仄格律相囑望,其意良深良厚,春秋責備賢者之意又十分濃烈,讀其文令我有冷水澆背之感….。而驚悚之餘,不能不反思自己的不求甚解…。

二.心性為禮法之源

一直相信心性是人認識世界與創造世界的根本依托,雖然人文世界是心性之化成,但人文世界不即是心性,當下世界固離不開古心性化成之事物,但以事物框心性,畢竟落入機械僵固之下乘。所以人而不仁,禮制即可以為整人之工具,人而深具仁厚之德愛,禮雖有缺,盡可以無害,也可以緣義制禮。

再者中國有天人合一之思想,天地人文時空萬事萬物,都是交合共成,互相呼應的。捨離時空的求新求變,必定刺謬難行,捨離時空的復古求舊,也恐怕終成幻影。

 

三.我的詩觀

我生不幸缺乏師友之教誨,但私心竊以為,任性自如,自愉自樂為好,所以寫詩也在這種思想指引下進行著。至於說,我有什麼根據與理由,我想也不妨總結幾條於下:

1.   依據天人合一之說,詩經之時代人心過後,再來模仿詩經之套路格式,雖無不可,卻恐畫虎不成反類犬。詩經過三千年之發展,體例盡有變化,吾人又何必執著於《詩經》體例乎?唐詩之模式,蓋在唐時已達巔峰,所以趙宋流行長短句,蒙元變而為曲調,亦各求其合乎天心人心之安,合於時代精神特質而已,未必是某人誰人刻意為之。詩歌之形式雖有變,但其歌詠性靈,溫柔敦厚之特質,畢竟仍然繼承下來。

2.   近代仿寫唐詩宋詞者,仍然車載斗量,所在多有,但真正上檔次的不多,能置於唐宋間而無愧色者更屬鳳毛麟角,可以明顯看出,此路已經到頂,無可如何矣!我人真又何必,將此年華精力投入模仿跟隨的路?創造欲蓋也是人性之一,近代以來也頗有人,借唐詩宋詞之模式而尋求變化,我也想在此荒地小試身手。版主大人指責說〔你要不是对一切招式都参悟了,不入化境,又怎么可能在举手投足之间“胜有招”呢?〕聞之悚然,可是轉心迴思,“一切招式都参悟了”,這是何等嚇人的極端思想,普天之下恐怕聖人亦要望洋興嘆,何況是我輩?若果革新與創造必經如此之程序,恐怕人類陳陳相因,不但無法談文明之創造,更也無法適應地球細菌之變化而滅絕了!其實生命代代相承,即代代而有變化,參悟不參悟又有什麼相干?我們有我們的時代,有我們的感受,用我手寫我心,唐詩之格律套路真有那麼重要嗎?人類寫詩就必須鑽此孔眼乎?

3.   再說唐詩之格律套路從何而來,難道不也是無中生有,難道不也是代代變化而來?為什麼他們的變化成真理,我們對變化的探索成罪過?格律畢竟是對音樂的模仿,非音樂本身,音樂畢竟是對天地人心的比擬,也非天地人心本身。吾人隨人心之悲歡而歌哭,是該發乎情止乎禮?還是應該先搬弄唐詩格律,照格律歌哭呢?說音說韻,似乎非格律不能歌哭,但是,天有天籟,地有地籟,人之歌哭本身難道沒有他自己的音韻麼?格律固為一種法,但人心之氣機磁頻難道不是一種更高更深的法?若捨萬法之法的人心,而以唐詩格律為法中之大王,那麼,中華文化還有更新再造的可能麼?我人的歌哭還能是真正發自真心性的歌哭麼?

4.中國之所以是詩的國度,我認為與中國文字的特殊性分不開。也就是中文本身就是意象思維的良好介質與載體。

王樹人.喻白柏林兩先生在其《傳統智慧再發現》一書中,有一個不錯的說明:略謂文字不僅是民族思想文化的載體,還是文化特性的基礎,正是文字構成中西文化不同之根源。漢字保留象形根基,使中國人在抽象思維的同時,保有“象思維”,形象中心的思維特點,其特質在整體直觀.體悟.動態平衡.系統.全息。漢字具多維編碼性質,濃縮大量訊息在其中,空間二維,多樣筆畫,使漢字具審美性與詩感,是世界語言進步的理想境界。

從這話中,我們可以略加推演的說:其一.中文形體的整齊方正,平衡而具變化性,本身就含帶美感,具詩歌的審美特質。其二.中文的象形與象思維造字法則,本身就是具體物的符號化,比如:日.月.木.水.雲.山.門.人….等等,我們可以讀字見物,而這些物與人類生活的相關性甚大,累積有許多人的感情在其中,用以做詩,非常有利於借象徵以起感受,直接喚起人心中的情愫。也就是不經過抽象思考,不通過字形→字義→對象物的概念思考過程,直接見字形而見物,直接通過物之象,興起心之感。整個中文系統可以說就是通過具象形構之衍生或連結以成義,文字帶有很強的象思維直觀特質。這樣的文字本身就帶有詩的特性,也是中國人寫作詩歌的基本位格,也可以說就是詩的基本格律之一,中國先民早已將它們編入文字符號之中。特別是中華文化以情為首出,帶心字偏旁的字特多,這些情緒性字詞非常適合用於以情感表達為主的詩歌中,用中文寫詩言情特別順理成章,特別能喚起人心的交互感應。

5.關於音韻對詩歌的影響問題,這裡可以引趙維森(延安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象聲表意——漢語生成的基本法則〕以為說明,

他說:

「如果說漢字的基本生成機制採取了象形表意的方法的話,那麽,漢語的基本生成機制則採取了象聲表意的方法,即以類比事物的自然聲音而獲得的聽覺符號爲能指形式來指稱物件。」

關於先民如何通過類比事物聲音特徵的方式,來指稱事物,

他舉例說明道:

「例如,“火”之讀音如野火“呼呼”之聲,“蕭”之讀音如風吹篙葉之聲,“栗”之讀音如果實裂開之聲,“金”之讀音如敲擊金屬之聲,“虎”之讀音如虎咆哮之聲,玩具“叮噹”如其叮玲當郎之聲,等等。」

在該文總結象聲表意法的特點時,他說道:

「第一,  它使漢語語音系統具有了一種濃郁鮮明的音韻美的特質。對漢語的音韻美的特徵,從古到今有大量的論述。但以往學者一般將此僅僅歸結爲建立在漢語的單音節特性和四聲基礎上的押韻、平仄、疊音與雙聲疊韻等運用的結果。這個認識是極其片面和膚淺的。從以上分析看出,即使將漢語中的聲調、押韻、平仄、雙聲、疊韻等因素排除在外,漢語的音韻美的特質仍然存在。如果說建立在漢語的單音節特性和四聲基礎上的聲調、押韻、平仄、雙聲、疊韻等因素是構成漢語音韻美的表層結構的話,那麽,漢語的象聲表意的生成機制則構成了漢語音韻美的深層結構。所以,只有在深刻把握漢語的象聲表意的生成機制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全面地理解漢語的音韻美的特質。也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有充分的根據說:漢語是一種音樂的語言。」

 

據此我們可以說:漢語除了國語的四聲或五聲之外,還有南京話的六聲,閩南語的七聲,廣東話的八聲,其本身已經類同於現代音樂的do- ra- mi- fa。將這樣象形象聲體系的語文,按四言五言七言,或適當的長短句排列起來,本身就有十足的音樂性,何必一定要刻舟求劍的非要唐詩格律不可呢?

應該看到格律不可執一,微風與流水,青山與白雲,各有其形色,也各有其韻其音其味,格律應該貼近物類及人心,不可捨人心物類而抽象的,不食煙火的談格律。而詩的完整形式,除了音樂性之外,至少還有情感性,義理性,審美性,這些必須綜合考求,不可將音樂性極端化,隨意犧牲其他要件。

四.一個小小結語

現代詩的創作,任意犧牲音樂性.甚至情感性.義理性.審美性,當然不可取,但其求新求變,引進西方文化特質,至少說明人心有求變的需要。學寫唐詩,照唐詩寫固然是穩妥的道路,但如此欠缺自身血肉的今之古人,又有什麼可喜可貴之處?現代社會自有其匆忙與自由的特質,現代中國詩歌之創作,也必須回應時代要求,堅持用古之方治今之病,究竟能對症否乎?雖然近年來中華文化復興之呼聲甚高,但我以為這種復興主要是精神的,不能是形體的,主要必須能綜合西方回應當代的,不能還是皇帝詔曰,吾皇萬歲的。文學的創新也是文化復興重要的一環,新詩形式與內容的探索與嘗試,仍然還沒有完成,雖然探索的道路十分艱難,雖然探索未知失敗必多,但是我們沒有其他路可走,我們不能為了怕失敗,就還躲在唐人衣褲中,作唐人詩!這是我做為一個不求甚解“野狐禪”,自以為是的小小看法,敬供詩界朋友指教之….

孔子2559109[08] 皮介行 寫於 江漢之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715&aid=3154331
 回應文章
同感
推薦0


652750703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比较喜欢古诗但不喜欢律诗.其实无论写什么诗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正感悟都是美好的,没有必要苛求很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715&aid=3154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