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楊舒婷綜合報導】你家有星星兒嗎?英國最新研究指出,自閉症兒童不善社交的原因,有可能是視覺資訊處理出了問題!受試者皆有辨認肢體語言的困難,因此無法判斷他人情緒、進而與人相處。
德倫大學研究團隊針對13名自閉症成人患者進行調查,並播放影片,請他們從片中人物的肢體動作,辨別人物的情緒。這些影片皆無聲,也看不到人物的表情。研究結果發現,患者無法判別生氣或快樂的情緒。
計畫主持人安東尼‧阿金森說:「人們身體動作,會透露出許多訊息。這也是我們每日仰賴藉以溝通的基礎。」但如果無法從動作判定對方的情緒,就很難與其展開交流。
研究人員也特別指出腦部區塊的後顳上溝(STS),這部分和人類認知動作有密切關係。以往的醫學研究已發現,自閉症患者腦部的這個區塊會呈現不同動態變化。
雖然受試者數量不夠多,仍需未來進一步研究,但對於瞭解自閉兒,不失為跨出一步的好機會。
這份研究報告同步刊登於《神經心理學》期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06/115/1oga8.html
人類10行為 至今仍無解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人類已經能登上月球,解開基因組的秘密,但有些人類行為,卻仍然讓科學家無法清楚解釋原因。最新一期「新科學家」雜誌就列出了十種,包括臉紅、接吻與挖鼻孔。
這人類十大謎樣行為是:
●臉紅:達爾文努力解釋為何演化讓我們說謊時會臉紅;當我們臉紅時,他人會有所警覺。然而,有些人認為,臉紅可能有助於化解對立,或藉由洩漏弱點而增進親密。
●笑:當我們笑時,提振情緒的腦內啡會釋放出來,這顯然是笑的原因,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發現,平庸的言詞竟比笑話更具「笑果」。
●接吻:其原因不可能是遺傳性的,因為接吻並非遍行於所有人類社會,有理論指出,接吻與哺乳以及古人為讓孩子斷奶,而以嘴餵食的記憶有關,這強化了分享唾液與歡愉的關聯。
●作夢:佛洛伊德認為夢境表達我們潛意識慾望的理論,已不被採信,作夢被認為有助於幫助我們處理情緒,然而為何我們會夢到怪異景象,則未能妥當解釋。
●迷信:該慣常行為沒有進化上合理解釋,有科學家認為,人腦的設計是用來發現模式並推論因果,因此給了不理性信仰的空間。
●挖鼻孔:惡心、普遍的習慣,但為何四分之一的未成年人喜歡挖鼻孔?而且平均每天挖四次?有人說這有助於提升免疫系統。
●青春期:沒有其他動物會經歷叛逆、難以預測的青少年期。有人認為這段期間有助於在成年期前大腦的重整,或者讓人開始承擔責任前,進行行為的實驗。
●利他行為:從進化角度看來,不求回報的給予是怪異的行為,有人認為利他或許純粹出於給予的快樂,或有助於群體的凝聚。
●藝術:人類在繪畫、舞蹈、音樂與雕塑的表現或許等同於孔雀開屏,展現自己的求偶能力。但也可能是傳播知識與分享經驗的方式。
●體毛:身體長出纖細毛髮,粗硬毛髮則分布於生殖器官的模式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相反,有人推測,陰毛粗硬的原因可能與散播氣味、提供溫暖甚至免於擦傷有關。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07/78/1oilf.html
愛滋病毒基因組 美國科學家破解
(法新社巴黎6日電) 根據今天公佈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已經破解人類愛滋病毒(HIV)基因組的全部結構。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突破應會有助科學家想出新對策,透過研發新型抗病毒藥物,打擊病毒。
研究主要負責人、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教授威克斯(Kevin Weeks)說:「我們開始瞭解這個基因組使用何種技倆,幫助病毒逃過人類宿主的偵測。」
HIV如同流感病毒和C型肝炎病毒,把基因資料藏在單股核糖核酸RNA內,而非雙股脫氧核糖核酸DNA內。雙股DNA在所有的活有機體和某些病毒內都可見到。
這種結構造成破解難度更高,因為RNA不像DNA,RNA可以把自己摺起來,變成錯綜複雜的3D結構。
先前的研究成功模製出HIV基因組的小結構。HIV基因組由兩股組成,每股含有將近1萬個核甘酸,核甘酸是構成DNA和RNA組塊的基本分子。
威克斯與同僚使用一種新技術製作出影像,雖然解析度低,但可涵蓋較大範圍。
這項研究刊登在英國「自然」(Nature)期刊上,可望幫助科學家發現RNA基因組決定HIV病毒生命週期的方式。(譯者:中央社蔣天清)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07/19/1oi9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