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楊舒媚/調查採訪】
瓷品可見人品,瓷品亦見國力,因此特性,元入中原前要設「浮梁瓷局」,以景德鎮為瓷都,顯示對政權的控制;清順治入關大權穩當後,即恢復御窯場運作,還下令製造龍缸,宣示皇威。
青花瓷常是觀察當代的龍睛鳳眼,如明朝永樂帝愛幹大事,他建故宮、編《永樂大典》、遷都北京、命鄭和下西洋;康熙帝平三藩、收台灣、親征噶爾丹,成就了歷朝版圖最大江山,這兩位皇帝在位時做出的青花龍,就是歷朝最兇猛威武的。相對地,大陸收藏家馬未都評嘉慶朝的龍,「像洗了澡出來,特撫媚,因時代往下走,龍也打不起精神了。」
青花可徵現時代,有意思的是,鶯歌陶瓷博物館典藏展示組組長莊秀玲與台灣青花創作家楊莉莉,異口同聲地認為,台灣青花現今的表現超越已燒製千年的大陸青花。
楊莉莉認為,「主要是因為大陸歷經文革,且資訊封鎖,又多做仿古瓷,創意上不及台灣的緣故。」楊莉莉說,「自由度是青花能否風采洋溢的關鍵,你看看方文山,還可以用青花寫出《青花瓷》這麼美的歌。」但她也認為,大陸近年改革開放,未來資訊更通暢後,台灣很快會被追上,「這是要萬分注意的。」
至於如何具體形容台灣青花與大陸青花的差別,莊秀玲說,「如果『龍』的展現可代表朝代性格,台灣可能會做出,會戴墨鏡的很有個性的龍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