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薔薇 水星
李斯特以作品豐碩著稱,自然,他的匈牙利狂想曲,這種看起來根植於他的故土的音樂也是數量眾多了。但這張CD只收錄了區區10首,而且只選取了編號15號以內的10首。不過,匈牙利狂想曲中的精華都在這裏。 升C小調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幾乎成了李斯特所有狂想曲甚至是他所有音樂的代名詞。這個在好萊塢動畫片貓和老鼠中的一集《鼠貓協奏曲》中被老湯姆彈的滾瓜爛熟的音樂,幫助該動畫片獲得奧斯卡金獎。我還記得裏面一個湯姆演奏時的鏡頭:頭高高仰起,眼睛閉起來朝著天上,一幅很深的痛苦或是憂傷的樣子。這很傳神,匈牙利狂想曲通篇貫穿的就是激情和無邊的痛苦的交織,這是波希米亞民族的象徵,也成了他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的歷史創痛,東歐式的相對明亮的憂傷,苦中作樂的傳統天性,統統溶入了這看起來簡單的旋律。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一開始速度相當慢,以很重的敲擊音把整首音樂帶出來。似乎絕望的感覺。但到後面速度是稍微加快,最後越來越快,而且旋律活潑,音色明亮飽滿,又像極了東歐的舞蹈旋律,絲毫看不出有什麽憂傷的成分在裏面。大量的重復旋律把鋼琴音樂的織體和層次感帶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應該說,這是古典鋼琴裏面最能讓人過癮的一段,其實也是相當有名的一段。有無數部電影都引用了這一段激烈而帶點詼諧的旋律,來作為情節的陪襯。其實,這個音樂也是那樣的戲劇性! 把最有名的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擺在最前面,後面的音樂便要失色不少。當然,第六號狂想曲的光芒卻是掩蓋不了的,這是這張CD裏的第二首,頗有遊吟詩人的味道。也許會說匈牙利狂想曲本身就是一首遊吟之詩,但論精神面的深度和樂曲的細膩度,這個第六號絲毫不輸給第二號。齊夫拉作為匈牙利演奏家的優勢在這裏才真正的發揮出來,沒有一點拖泥帶水,經過一段無病聲吟式的抒情後,音樂同樣在相當快的節奏中結束,但旋律相當單一,相對沈悶。第六和第二有異曲同工之處在於:前後兩部分對比明顯(主要體現在音樂感情和節奏上),在歡快和無邊而空幻的激情中結束。只是,這次沒有詼諧的成分在裏面了,而成了一種鬱悶的感覺。也許,這只是我個人的感覺而已。 李斯特也許喜歡在一個模子下寫音樂,或者匈牙利民間音樂發展而來的匈牙利舞曲本身就是這樣。第二號和第六號匈牙利狂想曲影響了後面所有的作品。在一個大模子下面,把不同的相近的感情內容放進去就可以了,再把速度稍微控制一下。而感情的內容再怎麽也不會重復,因為只是一種空洞的激情:我以前懷疑這一點,但現在我相信了。但我覺得,我們更需要一種空洞無邊的激情,而不是那些隱藏起來的同類作品。或者說,空洞的激情能讓我們更快樂,能讓我們的耳朵得到更大的享受。東歐的旋律本身就有其迷人之處,在波蘭式的肖氏傷感、勃拉姆斯式的嚴肅的陀斯妥耶夫斯基風格憂傷、拉赫馬尼諾夫那最平靜的憂傷之後,我們換一個口味。我們從李斯特的高亢激昂中聽憂傷,伴隨著歡快、詼諧和夢想,我們在各種交織的情感中和旋律一起經歷那如生死般的起伏,經歷著那高潮間來回往復。如果音樂真有生命,那麽匈牙利狂想曲一定是那不死的火鳥,可以在浴火中重生,具有最高的生命力。餘音饒梁,這用在李斯特的鋼琴音樂上最合適,這種聽覺上帶來的快感,也最能凸顯音樂的最大魅力。 最後說說齊夫拉,我覺得在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方面,沒有人能比的過他。或許他的重音還不如阿勞那樣重,氣勢還不如俄羅斯鋼琴家那樣足,美感也不如基辛,但是,在巨集觀上控制整個音樂,並逐一地拆分解釋演繹,也就他最出色了。這是李斯特音樂CD裏的一款極品。
音樂天使(上課中)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