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詩風詞韻
市長:雪城  副市長: 贺兰云飞雲天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詩詞【詩風詞韻】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新诗风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艺术作品要「看得懂」吗?以新诗为例(转帖)
 瀏覽1,584|回應10推薦3

雪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念祖
anna you
葉莎

艺术作品要「看得懂」吗?以新诗为例

林金郎(林劭熹

2008/12/16 23:05:08

自从后现代艺术兴起后,各种艺术作品,电影、美术、文学......几乎无不颠覆写实手法,改用高度抽象与象征手法,或者使用超现实的虚幻手法,甚至「技巧」的操作胜过作品的「理念」。于是经常让人产生一个疑惑:我看不懂耶,甚至连评审也经常看不懂,但给了奖。于是产生一个问题:艺术作品一定要让人看得懂吗?

以新诗为例,虽然我是走乡土写实路线,但我并不认为「新」新诗有什么不妥,诗也不一定要让人「看得懂」。

以「歌」与「曲」为例说明好了。歌有歌词,听者可以因而清楚而确实的接受作者要表达的想法,再搭配上音乐的旋律,听者的情绪也受到感染,这时,听者完全明白作者要说什么了,包括他的思想和感情——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因为听者完全接受作者单向的灌输,听者反刍的空间反而变狭小了,所以歌听几遍就腻了。

而「曲」的意境刚好不同,它没有歌词,它不会告诉你作者要说什么,它只透过音乐旋律来表达一个情境,但我们却从这个没有语言、没有概念的旋律中,去反刍出自己的很多想法、感情,甚至因而听到自己很多内心的声音。所以,古典音乐可以流传百年、千年,它不会腻,因为每次都会听见自己不同的声音,甚至,没有想法的宁静,也是一种安然的自得。

同样的,诗可以像歌一样,真确明白的告诉读者,我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什么感情;但它也可以像曲一样,只有情境(就诗而言,就是作者运用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这时,作者不必然要告诉你什么,而或许你可以从中看见自己内在的声音。而这时评判这首诗好不好的标准已经不是它告诉我什么,而是它情境营造的功力,因为这关系读者能否从中体会出自己的滋味出来。

而就曲来说,也很有趣,有的曲节奏美妙、感情明显(比如流行乐),初听好听,多听几遍也腻了;有的节奏悠远,感情内酝(如古典乐),初听没特别感动,但越听滋味越出来。

其它文体道理相仿,不再赘述。

艺术没有一定的美学标准,它的美学观可能是滚动的、钟摆的;也会因为不同的族群,而需要不同的艺术美学。总之,我还是觉得,艺术既然是没有一定标准的,那我们就应该让它百花齐放,不要独美一枝,也不用互相攻讦。你可以经营自己的艺术,但也可以欣赏别人的艺术,这样,你就可以欣赏到全部美丽的花朵。

 

林劭熹简介:

朝阳科技大学管理硕士,现为台湾文学创作者协会理事长、经济部荣誉指导员;历任自由电子报、世新大学台湾立报、商学趋势报导、公职试讯等专栏作者,现并为中市青年、升学信息撰写作文专栏。曾任职跨国金融企业主管,现专事写作、教学、演讲。曾获中央日报文学奖、台湾文学奖、宗教文学奖、全国学生文学奖,及吴浊流、玉山、大墩文学奖新诗首奖等,出版文哲商管著作十余本。

 

回复

 

试试看

傅诗予  2008/12/16 23:43

您的意思是说把看不懂的诗当成「曲」?随读者自身的经验去「胡想」它吗?这么高的境界,那么肖邦的雨滴进行曲就不该命名了!音乐因而「音」而悦耳,「看不懂的诗」,能悦耳吗?说实在的,不太同意,但可以试试。

 

傅兄您好

林金郎(林劭熹)(frankjin) 2008-12-18 15:17 回复

古典乐里,很多曲子是没有名称的,直接就称呼「XX第几号交响曲」。

「把看不懂的诗当成『曲』?随读者自身的经验去『胡想』它吗?」一首好诗,确实值得您细细品尝它、想象它,至于烂诗,笑笑就好了吧。

「音乐因『音』而悦耳,『看不懂的诗』,能悦耳吗?」有些诗讲究音乐性,确实会有「悦耳」的效果,如果是好诗,不但能悦耳,还能悦心。悦心比悦耳可贵!

意象的运用

雪城  2008/12/19 01:00

意象的运用在很多时候是可以表达比直接用语言更难以表达的思想和意境。

我们写诗的时候,有些是愿意很直白地叙述,但也有很多时候不愿意或者不能够把自己的心里的想法完全表达出来。在这种时候,我的做法就是利用意象,语言节奏,用某些特定的场景来表达。我会刻意地留一些空间,如果在绘画上,这叫做留白。

当然,这不是故意不让人懂。而是可以让特定的人更容易直入我想要表达的感情内核。达到理解我并没有明白说出来的话。

事实上,这些意象和场景是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的。只是每个人读诗的时候,理解不一样罢了。

诗歌的任何手法我觉得都是可以运用的,只要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好了。

而写诗的目的不只有一种。写法也不只有一种。

 

附:林先生说在www.yon.com.tw网站上面有后续的讨论,可惜我的网络技术不太好,这个网站可能需要代理才能上。许多台湾的网站我都能去,各大学,各县市的教育,各大媒体等等都可以,唯独这个不行,似乎com后面加.tw的都不行。这个严重影响了我们的交流。有市民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转帖一点讨论过来,感激不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618&aid=3155382
 回應文章
詩歌不是文字游戲
推薦1


zxqq99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墨痕

暈,寫 詩歌要運用技巧?說到 這個,我覺得這是對詩歌的一種傷害。本身詩歌是自然流露的東西,在你需要宣泄自己情感的時候,文字就自然地流出來,根本不容許你去思考,哪會想到要運用技巧?!不加修飾、不考慮韵脚、不加思考的詩歌其實更讓人動容。如果現代詩歌寫作者總是斟酌來斟酌去,那樣寫出 的 詩歌 叫詩歌嗎?頂多算是一種文字游戲而已。

只要有愛,就有詩歌;只要有痛,就有詩歌;只要憤怒,你也將擁有詩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618&aid=3175198
看得懂的原则还是不变的
    回應給: 素玉(zxqq99) 推薦0


雪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因为即便是写给你自己懂的诗,其情,其景,其特有的东西对别人可能是一团迷雾,但在你看来,那就是让你落泪的东西。

诗予说“隔”,可是你隔得了别人,隔不了自己。小玉写诗是随心而写的。但有些人却不是,他们写诗的时候看到的是纸,是诗行,是从古人哲人哪里来的“玄思”,加上他们用上了“隔”的技巧,基本上你就没法看了。加上兴致一来,不顾逻辑,前后矛盾。连自己也说不出写的什么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618&aid=3174714
小青来了。
    回應給: 素玉(zxqq99) 推薦0


雪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呵呵,小青来了,我得当采花贼和茶博士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618&aid=3174275
为什么要人看懂?
推薦0


zxqq99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藝術作品涵蓋範圍很廣,但我認爲,被稱爲藝術作品的東西,一定是蓄滿創作者的個性、靈魂,是作者最底層的東西的展現。

譬如說詩歌,爲什麽要讓人看懂?

詩歌是一種情緒的宣泄,我認爲好的詩歌,是苦楚、憂傷、快樂、落寞。。。等等極致情緒在難以控制時的一種宣泄行爲,詩歌是流淌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

或許,作者的詩歌是寫給某一個人看的,只希望某人能看懂;或許,作者的詩歌是自己內心的宣泄,或灰色或悲傷,幷不希望別人看懂。

對作者來說,被別人看懂,其實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

一首詩歌,不需要別人看明白,但如果它有一些地方能觸動讀者的某根神經,引起讀者的共鳴,莫名其妙的共鳴,這就够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618&aid=3174042
要说到
    回應給: 傅詩予(YingFu) 推薦0


雪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要说到这个“隔”,问题似乎出在“火星文”上面,恐怕就回到老沃说的问题上了。

我读过陈大为的一些讨论。但是前几年大陆讨论这些太多了,出现了多如牛毛的的诗歌流派。呵呵。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618&aid=3157653
版權問題
    回應給: 雪城(jiangchurenshi) 推薦0


傅詩予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雪城:

這個爭論是起源於近來臺灣三大報(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文學獎的得獎作品。

因為版權問題,我們不能隨便貼詩。我試著查幾個有鏈結的網站,都有.tw,可能都無法把原作呈現在這裡。抱歉!

我們熱烈討論的可不是李商隱的「隔」,而是更「隔」的隔!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618&aid=3156961
李商隐的诗也好懂
    回應給: 贺兰云飞(helanhyunfei) 推薦0


雪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李商隐的诗其实并不难懂。而是很多人不愿意静下心来读,或者根本不愿意懂。呵呵你看那个皇帝不是一看就懂了。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618&aid=3156736
想起了李商隐的《无题》和白居易的新乐府
推薦0


贺兰云飞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风格和手法,既由个性和喜好而定,也取决于内容,以及社会的文化环境。

我想太意绪的东东就隐晦朦胧,而直呈生活的,就简约一些。但无论如何,意韵和审美,是多样的,只要诗歌写的有人能读出感觉来,有人爱,有人共鸣,那它总有可爱之处。

李商隐的一首无题,或许懂和不懂的半半吧,但爱它的人多。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歌,够白的,感慨的多,击赏白居易的关注社会的责任感的人多。做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前者是个人的,是个性的,是隐晦的,是表露的,是艺术的;后者是社会的,是大众的,是审视的。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618&aid=3156263
看得懂才是目的
推薦0


雪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其实说起艺术与生活与大众的关系,这个问题太大,就像我们以前的争论一样。恐怕也没有什么结果。

今天和索青聊起了林先生的话题。索青就笑着说:“那诗歌是什么?诗歌就是我们想说得话呀!!不是我们愿意用意象,用朦胧的手法,是迫不得已呀。因为有些话是不能直接说的。”

我想技巧的出现大概源于此吧。不过把这种技巧上升到“看不懂”的艺术高度就有些过分了。

诗歌的艺术或者说可以使用借鉴的“技巧还有很多。语言的节奏、轻重缓急,情与景的适当配置,环境的描写,故事的起始与展开。甚至心理的暗示等等。包含的音乐,绘画,电影,心理学等等。

但是所有技术的应用其终极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够让人更加“看得懂”。即便是只是给某一个人的情诗,也是为了让她更加看得懂和感动,而不是相反。你不能说它运用了某些只有两个人才明白的特定场景,而否定这首诗歌是为了“让人看懂”这个目的吧?这显然是可笑的。

而如果某些诗人写得不是为了让任何人看得懂的诗歌,那就当是梦呓好了。何必在乎。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618&aid=3156126
回复林先生
推薦0


120307646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艺术作品要看得懂吗?首先,这个问题就提得很好。

          不知道有多少人回答:什么是艺术作品?不论什么样的艺术,它都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源于生活,也就是说,它的根在生活之中,脱离了生活的作品,就不再叫艺术作品了。而高于生活,是说它不是对生活的直接表达,它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生活的反映。离开了这两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说什么也是白说了的。我不反对艺术作品通俗化,市民化,因为,只有让更多的人能理解它,认识它,它才会更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果不站于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上,而是采用一种故弄玄虚的姿态在那里说某一种作品有多么大的艺术性,也未必会被人们接受,而只能落得个当时一个阶段的叫好不叫座,不可能实实在在地使它所具有的所谓的艺术价值流传于后世后时,只因了人为炒作而喧嚣一时的所谓的艺术作品,落得个艺术生命力都没有,它艺术个啥呢?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在这里,三言两语也说不透彻,我不希望不把话说明白,给人造成一种以偏概全的错觉。等过几天之后,我再把对这个问题的,我个人的理解与看法说出来,贴到这里来。所以,这里没说明白的地方,请予谅解。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618&aid=315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