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要「看得懂」吗?以新诗为例
林金郎(林劭熹)
2008/12/16 23:05:08
自从后现代艺术兴起后,各种艺术作品,电影、美术、文学......几乎无不颠覆写实手法,改用高度抽象与象征手法,或者使用超现实的虚幻手法,甚至「技巧」的操作胜过作品的「理念」。于是经常让人产生一个疑惑:我看不懂耶,甚至连评审也经常看不懂,但给了奖。于是产生一个问题:艺术作品一定要让人看得懂吗?
以新诗为例,虽然我是走乡土写实路线,但我并不认为「新」新诗有什么不妥,诗也不一定要让人「看得懂」。
以「歌」与「曲」为例说明好了。歌有歌词,听者可以因而清楚而确实的接受作者要表达的想法,再搭配上音乐的旋律,听者的情绪也受到感染,这时,听者完全明白作者要说什么了,包括他的思想和感情——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因为听者完全接受作者单向的灌输,听者反刍的空间反而变狭小了,所以歌听几遍就腻了。
而「曲」的意境刚好不同,它没有歌词,它不会告诉你作者要说什么,它只透过音乐旋律来表达一个情境,但我们却从这个没有语言、没有概念的旋律中,去反刍出自己的很多想法、感情,甚至因而听到自己很多内心的声音。所以,古典音乐可以流传百年、千年,它不会腻,因为每次都会听见自己不同的声音,甚至,没有想法的宁静,也是一种安然的自得。
同样的,诗可以像歌一样,真确明白的告诉读者,我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什么感情;但它也可以像曲一样,只有情境(就诗而言,就是作者运用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这时,作者不必然要告诉你什么,而或许你可以从中看见自己内在的声音。而这时评判这首诗好不好的标准已经不是它告诉我什么,而是它情境营造的功力,因为这关系读者能否从中体会出自己的滋味出来。
而就曲来说,也很有趣,有的曲节奏美妙、感情明显(比如流行乐),初听好听,多听几遍也腻了;有的节奏悠远,感情内酝(如古典乐),初听没特别感动,但越听滋味越出来。
其它文体道理相仿,不再赘述。
艺术没有一定的美学标准,它的美学观可能是滚动的、钟摆的;也会因为不同的族群,而需要不同的艺术美学。总之,我还是觉得,艺术既然是没有一定标准的,那我们就应该让它百花齐放,不要独美一枝,也不用互相攻讦。你可以经营自己的艺术,但也可以欣赏别人的艺术,这样,你就可以欣赏到全部美丽的花朵。
林劭熹简介:
朝阳科技大学管理硕士,现为台湾文学创作者协会理事长、经济部荣誉指导员;历任自由电子报、世新大学台湾立报、商学趋势报导、公职试讯等专栏作者,现并为中市青年、升学信息撰写作文专栏。曾任职跨国金融企业主管,现专事写作、教学、演讲。曾获中央日报文学奖、台湾文学奖、宗教文学奖、全国学生文学奖,及吴浊流、玉山、大墩文学奖新诗首奖等,出版文哲商管著作十余本。
回复
试试看
傅诗予 2008/12/16 23:43
您的意思是说把看不懂的诗当成「曲」?随读者自身的经验去「胡想」它吗?这么高的境界,那么肖邦的雨滴进行曲就不该命名了!音乐因而「音」而悦耳,「看不懂的诗」,能悦耳吗?说实在的,不太同意,但可以试试。
傅兄您好:
林金郎(林劭熹)(frankjin) 于 2008-12-18 15:17 回复
古典乐里,很多曲子是没有名称的,直接就称呼「XX第几号交响曲」。
「把看不懂的诗当成『曲』?随读者自身的经验去『胡想』它吗?」一首好诗,确实值得您细细品尝它、想象它,至于烂诗,笑笑就好了吧。
「音乐因『音』而悦耳,『看不懂的诗』,能悦耳吗?」有些诗讲究音乐性,确实会有「悦耳」的效果,如果是好诗,不但能悦耳,还能悦心。悦心比悦耳可贵!
意象的运用
雪城 2008/12/19 01:00
意象的运用在很多时候是可以表达比直接用语言更难以表达的思想和意境。
我们写诗的时候,有些是愿意很直白地叙述,但也有很多时候不愿意或者不能够把自己的心里的想法完全表达出来。在这种时候,我的做法就是利用意象,语言节奏,用某些特定的场景来表达。我会刻意地留一些空间,如果在绘画上,这叫做留白。
当然,这不是故意不让人懂。而是可以让特定的人更容易直入我想要表达的感情内核。达到理解我并没有明白说出来的话。
事实上,这些意象和场景是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的。只是每个人读诗的时候,理解不一样罢了。
诗歌的任何手法我觉得都是可以运用的,只要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好了。
而写诗的目的不只有一种。写法也不只有一种。
附:林先生说在www.yon.com.tw网站上面有后续的讨论,可惜我的网络技术不太好,这个网站可能需要代理才能上。许多台湾的网站我都能去,各大学,各县市的教育,各大媒体等等都可以,唯独这个不行,似乎com后面加.tw的都不行。这个严重影响了我们的交流。有市民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转帖一点讨论过来,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