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因材施教
1.聞斯行諸(先21)
.
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路問:「聽到一件對的事情,應該立刻去做嗎?」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孔子說:「你家裡有父親有哥哥,應該回去問一問他們的看法,怎麼可以聽到就立刻去做呢?」
冉有問:「聞斯行諸?」
冉有問:「聽到一件對的事情,應該立刻去做嗎?」
子曰:「聞斯行之!」
孔子說:「是的,既然是對的事情,聽到就應該立刻去做。」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
公西華說:「子路問『聽到一件對的事情,應該立刻去做嗎?』老師回答他說:『家裡有父親有哥哥。』
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冉有也問:『聽到一件對的事情,應該立刻去做嗎?』老師說:『聽到就應該立刻去做。』
赤也惑,敢問?」
弟子赤覺得有些疑惑,為什麼對兩人的回答不一樣,可不可以請問老師是什麼意思呢?」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說:「冉求這個人生性優柔寡斷,遇事常常躇躊不前,所以我鼓勵他應該見義勇為;子路這個人生性好逞能愛強出頭,所以我要他多聽聽長者的意見,意在提醒他遇事應該三思而後行。」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