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玄聖觀苑
市長:玄聖觀( 深觀己心)  副市長: PC9527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人文藝術傳統民俗【玄聖觀苑】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古蹟宮廟佛寺介紹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台北大龍峒--保安宮
 瀏覽606|回應0推薦2

玄聖觀( 深觀己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玉狐狸
玄聖觀( 深觀己心)

台北大龍峒--保安宮 

大龍峒,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巴琅泵社」的居住地,「巴琅泵」又名巴浪泵或大浪泵,是據Pourompon的音譯而來。大浪泵後來稱為「大隆同」,又因文風鼎盛而又名為「大龍峒」。其地理位置在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界附近,是現今台北市的大同區。

大浪泵的開發,在台北盆地漢人的拓殖史上其地位是僅次於艋舺,而開發的時間是要比大稻埕為早。

風俗傳說

 

 

   幾乎所有的寺廟都會有一些傳說,代代相傳著,其間不免充滿許多宗教神異色彩,卻可從中一窺歷史意涵。

 

保安宮也不例外,所留傳下來的風俗傳說,有開五門、石獅子、天子門生府、鳳陽懼退、輦寶輪、放火獅、家姓 戲等。

 

開五門 

   古代的宅第只有皇帝才享有開五門之尊貴,保生大帝為宋代真人,又受賜帝號,得以享有天子之禮。保安宮

 

在興建之初原擬依此禮制,開五門以顯尊榮,但受到當時林爽文之亂敉平不久,加上漳泉械鬥,為避免受亂事波

 

及,便暫時改置三門。至大正六年(1917)寺廟重修時,廟方認為已無此顧忌,便就前殿二端增闢二門,以符開 五門之尊。 

石獅子

 

   保安宮的中門左右立有二尊石獅,一雌一雄,按常規雌獅是閉口的,雄獅是開口的,傳聞在雕刻時,工匠誤

 

將雌者的口裂開,與規定不符,因而受罰被扣減工資。

 

   這兩尊石獅子造型與一般者有一些差異,眼巨尾大,捲髮張口,崩角兀顛,古人稱此獸為「牴牛」,相傳「

 

牴」是法獸,「牛」是仁獸,放置於門口,旨在昭示四方,重法行仁,使全國知所尊敬效行。

 

天子門生府

 

   相傳於咸豐九年(1859)時,漳州人與泉州人發生械鬥。有一天芝蘭(今之士林)的漳州人沿著圓山仔腳進

 

攻保安宮,宮內原寄住著一群乞丐,晚飯在後院閒聊時獲知此一消息,於是臨機應變,各執棒杖,露出一頭假充

 

槍械,埋伏在要口上。來襲的漳州人不辨真假,懷疑對方早有防備,便不敢進攻而退。事後居民為了感謝乞丐保

 

衛家鄉的功勞,便在保安宮後庭建了一所「天子門生府」,專供乞丐們定居。

 

   所謂「天子門生府」是這座乞丐寮的雅稱,在天子門生府的門聯上寫有「兩國封王薛平貴,一品當朝鄭元和

 

」。這是取其民間故事而來,因為薛平貴、鄭元和二人都曾淪為乞丐,但後來都有一番作為而出人頭地,尤其薛

 

平貴更是一度作王,以此勸喻世人不要輕視乞丐之意。後來乞丐寮的乞丐人數增加,又添建了一座乞食寮,於是

 

稱前者為「頂寮」,後者為「下寮」。

 

鳳陽懼退

   清朝年間,保安宮不時會湧來大批的鳳陽人,扶老攜幼散居廟內,連正殿也被佔用,衣衫不整,舉止無度

 

,自行擅用廟內日用物品,並有侮辱神明之舉。居民對他們的蠻橫無禮無可奈何,又傳聞他們能用一些符咒邪

 

術致人於死,更沒有人敢去招惹。由於鳳陽人的惡名,因此只要聽說他們前來,附近的婦女小孩多走避之,俗 稱曰「鳳陽懼退」。 

 

輦寶輪 

   咸豐三年(1853),臺北艋舺發生「頂下郊拼」時,戰敗後逃至大龍峒的下郊人,因為無家可歸,打算以

 

保安宮為中心,興建輦寶輪形的住屋(臺灣民間稱賭色寶為「寶輪」)。不料,興工未久,中途遭逢「四十九

 

日烏」(即臺灣民間所稱的農曆三月的梅雨季節),霪雨綿綿,數月不晴,致使牆壁倒毀無法施工,只好停止

 

建造。但下郊人不能久無棲所,除了一部分留在大隆同外,其餘遂四散到奎母卒(大稻埕)等處謀生。

放火獅

 

  保安宮以往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誕辰之夜,會有「放火獅」的習俗。獅子以竹為胎,身上紮有

 

許多顏色的蜂炮,表面再以紙糊成獅子頭,名為「火獅子」。屆時在廟庭燃放,火光四射,炫耀奪目,最能吸

 

引觀者的目光與興趣,也成為保生大帝慶典的壓軸節目。

  中國的古俗認為獅子可以驅邪辟鬼,因而被祀為神獸,而獅子的圖紋出現在日用家俱、衣飾文物中,也多

具有驅魔避邪的意味,一般宮廟、欄杆、橋頭多有安置石獅,其作用皆同。中國的迎神賽會中,常有舞獅的活動,並燃放大量的鞭炮,有其辟邪逐疫的意義,同時增添其熱鬧歡騰的氣氛。臺灣受大陸的影響,舞獅也成為

 

一般廟會極普遍的活動,但是保安宮的「放火獅」卻是極為罕見的例子,其起源為何尚難得知,唯押煞平安之宗教意義是相同的。  

 

 

  「牽 」(閩南語音 ㄎㄢ ㄗㄥ)為臺灣民間的一種超渡儀式,分為「水 」與「血 」兩種,前者是超

 

 溺水而死的孤魂,後者是超渡死於難產或因血光之災意外死亡的孤魂。民間傳說,溺死或血光而死者,必須

 

 「牽 」將亡魂牽引回來才不會永遠沉冤。牽儀式在雲林一帶較易看到,北臺灣則相當少見,保安宮則於

 

 年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中元普渡盂蘭盆會,普渡之前,即農曆七月十四日進行「牽 」法會儀式,同時也

 

舉行「走赦馬」聖壇儀式,求免諸魂罪惡。

 

  在農曆七月十四日當天,也正好是池頭夫人「 腳媽」的生日,保安宮於當日以竹編製成圓筒狀、可以旋

 

轉之骨架的「  」(又稱「籯」),高約五尺,外面糊上紙,「水 」用白紙,「血 」用紅紙,上面貼上

 

寫著溺水或難產或血光之災意外死亡的孤魂姓名及生辰,外面用紙剪貼代表三界的人物:上界的觀世音菩薩與

 

地藏王菩薩,中界的土地公、文判和池頭夫人,下界的牛頭馬面和范謝將軍。將立在地上,以便用手推轉,

 

並祈求 腳媽等神明保佑已故親人離苦升天,此即為「牽 」。「牽 」時,亡魂隨著轉動的,在牛頭馬面引領下,乘著船隻,從水池(或血池)浮升人間,然後爬上階梯,在上界神明慈悲護佑下,接受陽間供養後超脫離開陰間枉死城。

 

 相關網站:http://www.baoan.org.tw/asp/Home/default.asp

  在明鄭時期,漢人在台灣的拓墾主要是在台灣的南部。北台灣或是台北盆地內漢人的拓墾則稍晚。從其地理範圍來說台北盆地的開發,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在陳賴章墾號的墾照中,大龍峒已是其北邊開墾的界域之一。


玄聖觀 見世情返觀心

玄玄之理道德基 聖心無為萬年聚
觀心觀性為何意 原來清靜是真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1200&aid=3666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