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朝天宮
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佛教臨濟宗第三十四代禪師樹璧自福建湄洲天后宮移駕媽祖神像到台灣,是一尊宋代雕塑的軟身媽祖神像。
最開始只是一間小小的祠堂,到了1730年(雍正八年)重建,在1773年(乾隆三十九年)擴建,1837年(道光十七年)再度重修,當時新德泰號捐的雙龍獻珠石陛,是台灣現存清代石雕中的極品,今存於五文昌殿前。到了清朝咸豐初年,再擴建宮殿為四進和東西二室;1905年4月(明治三十八年),朝天宮因為大地震震毀,後來由地方人士與當時的北港支廳廳長日本人安武昌夫捐款重建,1921年3月(大正十年),成立管理委員會。
祀奉神祇
北港朝天宮屋頂為重脊飛簷,正殿(又稱聖母殿)奉祀媽祖;中殿中室(又稱觀音殿)主祀觀音菩薩,從祀十八羅漢;東為三界公殿(凌虛殿)奉祀有三官大帝,五文昌夫子殿(文昌祠)奉祀文昌帝君,後殿中堂是聖父母殿,奉祀的是媽祖的父母和其兄姊;左廂有註生娘娘殿,主祀註生娘娘;右廂是雙公殿,奉祀土地公和境主公,後殿左室為開山堂,奉祀歷代住持神位。
朝天宮三寶
朝天宮的三寶是經由研究媽祖文化的學者認定而來,分別是寶璽、缽和昭應錄。
寶璽:最初隨媽祖神像渡海而來,全台灣僅有北港朝天宮媽祖有寶璽。
缽:樹璧和尚的缽上刻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家臨濟宗傳下。
昭應錄:記載媽祖昇天後救世感應事蹟。
文化
地方管理人或主政者到此參拜,是一種贏得民心的方式。日治時代,第一位到北港朝天宮參拜的台灣總督是佐久間左馬太(1914年,大正三年),獻匾「享於克誠」;另一位台灣總督石塚英藏,獻匾「神恩浩蕩」。石塚在位時正在建築基隆港、高雄港及東線鐵路,施工上遇到許多困難,因此到媽祖廟祈求,工程果然順利完成,因此他又到北港朝天宮答謝天恩。
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朱一貴抗清事件發生,全臺騷動,清福建水師提督施世驃、南澳總兵藍廷珍率兵入臺。今臺南、高雄、屏東一帶,備受蹂躪,朱一貴最後雖然於笨港附近之溝仔尾莊楊旭家被縛,然兵並未波及笨港,生民未受塗炭,地區仍得繼續發展。
網址 http://www.matsu.org.tw/03_1.html
熙三十三年(1694),佛教臨濟宗第三十四代禪師僧樹璧奉湄洲天后宮神像來台,在諸羅海口笨港登入。時台灣荒地以闢,人口日增,笨港扼海交通要衝,船隻奏集,人口知增加尤速;彼輩均來自福建,素感神靈,無從瞻拜,故見僧人奉神像來,遂議留為主持香火,初賃民居,矮屋低簷,至為簡陋。康熙三十九年,再議公建,時有陳立勳者,為福建省同安鄉人,於明季即入台拓殖,於今嘉義縣鹿草鄉、六腳鄉;雲林縣水林鄉、北港鎮一帶擁有田園數十甲、店面甚多,為大業戶,並於今廟前左側,營土壟間,碾米販運內地,時感神靈,思報神恩,乃捐獻廟地,編竹葺茅,成一小祠,規模雖小,祈禱報賽,殆無虛日。
宮誌
玄聖觀 見世情返觀心
玄玄之理道德基 聖心無為萬年聚
觀心觀性為何意 原來清靜是真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