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時
我們一般人在吃飯時,往往具足「貪」、「瞋」、「癡」之眾生相—即好吃的食物現前,便想多吃(貪也),不好吃的食物,往往加以排斥,甚至口出惡言(瞋也);此外,也有一些人吃飯,心不在焉,胡思亂想(癡也)。然而菩薩在用餐時,亦可修行,如經上所言:
(1)「若飯時食,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2)「若得美食,當願眾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
(3)「得不美食,當願眾生,莫不獲得,諸三昧味」;
(4)「飯時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
由上可知,在吃飯的過程,不論食物好壞與否,皆可隨遇而安,用「心」修行,而得不可思議功德。
2、「衣」時
(1)「整衣束帶,當願眾生,檢束善根,不令散失」;
(2)「若著上衣,當願眾生,獲勝善根,至法彼岸」;
(3)「著下裙時,當願眾生,服諸善根,具足慚愧」;
(4)「著僧伽黎,當願眾生,入第一位,得不動法」。
由上可知,我們穿衣時亦可發願度眾生獲得各種善根,達到究竟的佛果。
3、「住」時
(1)「若入堂宇,當願眾生,昇無上堂,安住不動」;
(2)「若敷床座,當願眾生,開敷善法,見真實相」;
(3)「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穩,心無動亂」;
(4)「睡眠始寤,當願眾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由上可知,在「住」的方面,我們亦可隨時發心協助眾生,獲得身心安穩,得究竟之快樂。
4、「行」時
(1)「見昇高路,當願眾生,永出三界,心無怯弱」;
(2)「見趣下路,當願眾生,其心謙下,長佛善根」;
(3)「見斜曲路,當願眾生,捨不正道,永除惡見」;
(4)「若見直路,當願眾生,其心正直,無諂無誑」;
(5)「若見橋道,當願眾生,廣度一切,猶如橋樑」。
由上可知,在各種不同的道路行走時,不論路是否平坦或高低起伏不平,我們都可隨時發心修行,不受外境之影響,因「心平則路亦平」也。
5、其他
(1)「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瞋癡,蠲除罪法」;
(2)「洗浴身體,當願眾生,身心無垢,內外光潔」;
(3)「剃除鬚髮,當願眾生,永離煩惱,究竟寂滅」;
(4)「若見高山,當願眾生,善根超出,無能至頂」;
(5)「若見大河,當願眾生,得預法流,入佛智海」;
(6)「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7)「見歡樂人,當願眾生,常得安樂,樂供養佛」;
(8)「見苦惱人,當願眾生,獲根本智,滅除眾苦」。
總之,我們如果能夠利用上述各種不同的情境,時時刻刻存著利益一切眾生的心,並且「善用其心」修行,發願廣度眾生,則處處皆是佛法,如此便能獲得一切殊勝不可思議的功德。
感恩清涼小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