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歌仔戲的轉型-廣播歌仔戲
廣播歌仔戲是屬於廣播劇之一。台灣的台語廣播劇開始於一九四二年十月,首次播出由呂訴上編導,以太平洋戰爭為題材的《宣戰佈告》。歌仔戲走入廣播界則是一九五四 ~一九五五年間。這種情況與當時收音機的普遍以及台語、古裝電影興起後,內台戲漸漸被逐出戲院的生態有著絕大的關係。
廣播歌仔戲團雖然號稱為「團」,實際上成員並不多,文武場早期只有一支主旋律大廣絃,甚至沒有武場,被稱作「民謠式」的唱法。後來才慢慢加入鑼鼓、月琴、吹管樂器,甚至薩克斯風、黑管(嘿噠仔,也就是豎笛)。
一九六0年廣播歌仔戲相當興盛。其中,成立於一九六二年的正聲「天馬歌仔戲團」,更是將廣播歌仔戲推向巔峰。歌仔戲名小生楊麗花女士早期即是該團的演員。
廣播歌仔戲所唱的戲碼與內外台差不多,大多拿當年出名的戲碼來演唱。而演出時並無劇本可讀,依舊沿襲內外台戲的習慣,由講戲先生說明故事情節梗概,再由演員自行發揮,也因此作戲功夫的「腹內」式相當重要。由於廣播歌仔戲是透過優美唱腔,以及感性的口白而直接扣人心弦,因此演員不需有身段做表,而全心在聽覺上下功夫,因此對於演員的唱腔磨練,是相當有助益的。
廣播歌仔戲受到歡迎,播出時間相對延長許多,以往的曲調不敷使用,大量曲調便隨之產生,並從流行歌曲中吸收具有起承轉合的七言四句型曲式。曲調可以分為三方面:閩南與流行歌曲、國語流行歌曲和歌仔戲樂師自創編作的新調。
為順應時代潮流,在唱腔中引進了流行歌曲,即便是專為歌仔戲編作的新創曲調,亦偏向流行歌曲風格。這些曲調除了豐富歌仔戲內涵之外,也為歌仔戲添加了很多新的生命,藝人們通稱這些不同於傳統歌謠的曲調為「新調」或「變調」。廣播歌仔戲熱就一直持續至電視歌仔戲竄起才走下坡,終至絕跡。